但她從小接觸到的教育,又在拼命告訴她,你這樣想就是不對的。
那些來自家族的洗腦就像是一層無形的枷鎖,死死的禁錮在她的身上,都不需要誰來批評,但凡她生出怨懟、逃跑、哪怕只是希望能有片刻喘息機會的想法,她都會先一步責問自己,你還是不是個人了你知道家族為你花了多少錢嗎你怎么能讓那些辛苦付諸東流你對得起你的父母嗎
聽起來她好像真的就是一個自私自利到既愚蠢又惡毒的人。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曾努力考慮過要不要在墳地自殺。哪怕是在死亡的那一刻,她都在擔心自己的無故橫死會嚇到家中的姐妹,或者給她死去的地方帶來什么麻煩。
最后,她千挑萬選了一處由太監供養的寺廟,那廟后面就是太監的墳墓,本就是一塊陰地,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帶去晦氣與麻煩。
幸而,在她真的這么做之前,她遇到了進京做生意、因雨大而借宿廟中的年娘子。她們當時并不認識彼此,也不知道未來會產生怎么樣的“緣分”。只是年娘子是個非常外向熱情的性格,哪怕是路過的一只野貓都能被她拉上聊兩句。馮廉氏從未遇到過這樣明艷熱烈的女子,不自覺也被她帶動,想著自己沉默了一輩子,臨死前總要說上一說的。
不想年娘子在聽到她的話后,卻詫異反問“如果你覺得你在沒有尊重家族意愿,只考慮自己的前提下,不想嫁給那個對家族有用的人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話;那你的家族在沒有尊重你的意愿,只考慮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便希望你能嫁給那個人就不是一種自私自利了嗎”
聽起來你們好像都只考慮了自己啊。
而既然都是一樣的,那大哥有什么立場說二哥
因為對方花錢了那對方的錢又是哪里來的家族里的男性一事無成,不過是吸食、壓榨前面已經嫁出去的女性為家族帶來的利益才得到的錢。“那要是按照你這種理論來說的話,你真正應該感激的對象,不該是前面嫁出去的姑姑、姑奶們嗎為什么要花著姑姑們的錢,去回報叔伯”
然后看著叔伯用你換來的錢,繼續用情感去要挾你的侄女、侄孫女再次付出
你們家族內部的女性直接互幫互助不好嗎
為什么要讓中間商賺差價
對啊,無數個午夜夢回,馮廉氏都在問自己,為什么呢這么簡單的道理,她們家的女人為什么從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人想通呢
無獨有偶,帶著心腹宮女獨坐在御花園的涼亭內的馮皇后,此時也在思考著這個的問題。馮廉氏是她的堂姑,兩人不僅隔房還差了一輩,理論上彼此之間應該是沒什么交集的。但其實在馮皇后很小的時候,她們有過一次陰差陽錯的交淺言深。
有可能對方都不記得了,但馮皇后卻一直記得,就在姑母的妹妹先嫁出去、她從廟里上香回來的那個晚上。
她看上去宛如一抹游魂,嘴中念念有詞,從游廊上走來,仿佛被什么事情擊碎了整個世界。
馮皇后那個時候還小,還不懂很多道理,對這位姑母的唯一印象,就只有父母口中的一句“也就二姑娘長得還算漂亮,嫁給了司徒家,勉強有用,老大不會要砸在手里了吧”,大姑娘既無性格,也無能力,在一眾出挑漂亮的馮氏女中,連相貌都只能堪稱平平。往日的生活里,沉悶的就像一個木頭,還是一個不算好看的木頭。
但看見對方情緒如此不對,年幼的馮皇后還是動了惻隱之心,上前問詢姑母是否需要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