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莊有義務協助官府衙署凍結款項,積極配合信息調查,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日期、交易內容以及客戶的身份信息等。”
商人重諾,這沒錯。
但每一個守法的公民,也有義務配合國家對犯罪分子的調查啊。
“早在你們簽訂契子時,這條內容就寫在上面了。”連亭友情提醒,讓楊盡忠睜大他的狗眼看一看,這是一開始就說好了的協議,年娘子可沒有違約,“你簽了字,就代表你同意銀莊對衙門的配合。”
楊盡忠當時是化名,簽字畫押的人并不是他,連亭為了找出這個人可是費了一番功夫。不過總算黃天不負苦心人。
楊盡忠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內容,也想象不到年娘子還會有這么一手。
因為大概對于楊盡忠這樣的人來說真的很難理解,在絮萬千的意識里,銀莊從來都不是她私人的,只要國家需要,吾輩義不容辭。一如她會用銀莊為北疆的戰事籌款,一如在連亭對兒子交付了正式的審訊文件后,他兒子就能夠通過后門,打開楊盡忠化名托管的所有財物。
理論上來說,只有信物或者本人可以打開箱子,但絮萬千也考慮到了本人和信物同時遺失的情況,絮果就成為了那最后一把以防萬一的鑰匙。
不到萬不得已,絮果不會開啟后門。
但如今的情況明顯就屬于很特殊的那種了,絮果輕松找到了被藏起來的所有犯罪證據。
連亭欣賞著楊盡忠渾濁的眼睛,從最初的不可置信,過度到了“你在詐我”的掙扎,再到最后“這怎么可能”的無能狂怒。
他不相信,他不相信,如果連亭早就拿到了他想要的,何必還在這里和他廢話對啊,連亭不可能拿到的,不然這些時日連亭都在干什么
“因為我在等啊。”連大人氣淡神閑,就像是早就預料到了楊盡忠的每一個問題,他真的太喜歡看見對方困獸斗一樣的絕望模樣了,都不用楊盡忠問等什么,外面就已經有了答案。連亭抬手,指了指小窗外的藍天,“聽。”
“咻”
隨著一聲爆竹聲,全城都開始了慶祝。
模模糊糊、隱隱約約間,楊盡忠好像還聽到了人們走上街頭歡呼的聲音,他們的嘴里在喊著“北疆大捷”,“我們贏啦”,“陛下萬歲大啟萬歲”。
這樣的對話一下子就把楊盡忠拉到了當年,往事歷歷在目,他好像至今還能清晰的回憶起來,當北疆軍贏了的消息傳回時,全國有多沸騰與轟動。連當時的楊盡忠都是欣喜若狂,沒有人會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盛安定。
不對,北疆的戰事早就結束了,早在
“十五年前。”
今天已經是北疆大捷的第十五個年頭了。
被生生打沒了一代青壯力的北疆人,會在每一年的這天走上街頭,追憶曾在蠻族屢屢犯邊中的惶恐不安,以及他們又是如何在戰鼓擂動中被重新激起血性。他們會紀念無畏烈士的英勇,也會悲痛親友的天人永隔,但他們最想要歡呼的還是如今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其他地區的民眾有不少也會自發加入,因為大家都會記得,是北疆的戰神、是北疆軍的英靈、是北疆人的堅毅不拔,為他們最終帶來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