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果也是一愣,對哦,為什么呢
然后,絮果的夢就模模糊糊地醒了,看著在燒掉的舊址上重新建起來的新家,他才恍惚想起,今天是他二十歲的生辰啊,他和他的親友們已經一起回到了他闊別十四年的老家江左。
周吳鵲起終于拿到了絮果寫給他的每一封信,他養父母幫他保管的很好,沒有一封遺失,哪怕頁面已經泛黃,但那份思念不會褪色。
而兩位“ian”大人則聯合了羽卒和吳大娘子,在這兩年內,一起為絮果重建了他記憶里的家。
綠樹白墻,紅花黛瓦,馬頭墻下是四四方方的天井,充滿了絮萬千對中式美學的理解。她很用心地和兒子一步步裝點起了這個家,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最扎實的建筑手法,因為她以為她會和他在這里生活很久、很久。
絮果等人是前幾天到的江左。一路舟車勞頓,絮果卻難掩興奮,在路上就不斷給聞蘭因講述著他小時候的家,村口的大黃狗,溪邊的蘆葦蕩,后山被劈壞了的古樹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沿著桃花路這樣走下去,他會看到他本應該在大火中被付諸一炬的家,籬笆墻內,如夢似幻。
它就這樣突兀的拔地而起,出現在了絮果眼前,恍若南柯一夢。
走進家里的庭院后,就是更加不可思議的一幕,各式各樣絮果小時候熟悉的東西都蹦了出現,有他的鬼工球,吳大娘子的通草花,甚至還有阿娘閑時隨手畫下的習作。
連亭看著那些掛滿了不同屋子的畫,就明白了絮果從小到大不算擅長的繪畫技巧來自哪里。
這母子倆是真的又菜又愛畫。
乃至是絮果小時候搬著小板凳坐在廊下,給阿娘刷石頭的場景,也被完美還原。被刷得干干凈凈、锃光瓦亮的石頭,就放在木盤中,而木盆正擺在小小的板凳旁,好像在隨時等著它的小主人光顧。
這些就不是兩位ian大人準備的了,而是聞蘭因。
“你從哪兒找到這些東西的”連絮果都不記得它們去了哪里,在空間里也沒能找到。
聞蘭因其實有點不想講,因為很丟臉。去年秋天,他偷偷來過絮果的老家一回,既是幫兩位岳父監督絮果老家的重建工程,也是想看看絮果說的小時候很喜歡的樹怎么樣了,卻誤把后山劈了的那棵古樹認作了是絮果的。他怕絮果傷心,就想著把樹挖走,沒想到挖掘工程開始沒多久,就下了一場大雨。
滂沱的雨水將挖掘的地洞沖得更大,還沖出了一個古樸的箱子。當聞蘭因帶隊趕來查看時,正看到一道彩虹打在古樹的箱子下。
像極了絮果曾描繪過的彩虹下藏著的金幣。
絮果的記憶終于一點點復蘇,是有這么一回事來著,那大概是在他三歲還是更小的時候,幾乎是現在這個歲數的絮果可追溯的最早記憶。
某天阿娘突發奇想,一手扛著鋤頭一手牽著他,悄悄摸上了后山。說要和兒子埋點時間的禮物。
“什么是時間的禮物呀”絮果問阿娘。
十多年后的今天,聞蘭因對他說“這大概就是時間的禮物。”
雖然有絮女士偷偷埋葬自己繪畫黑歷史的嫌疑,但也可能真的是絮萬千藏起來的“寶物”,總之,都是絮果眼熟的舊物。
“喜歡嗎”聞蘭因在絮果的身邊開心道,他的眼神是那樣期待,期待著絮果能夠喜歡。
而絮果何止是喜歡呢
他就像是愛死了聞蘭因一樣,愛著他和阿娘一起生活過的痕跡。
房子是新的,物品是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