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番之后,御史大夫的位置仍未定下,京中學子當中,卻頗有怨言。
這般影響,甚至還擴散到了大徽的眾多書院中。
原因無他,科考在即,朝中卻接連出事。
如若出事的是旁人也就罷了,可從孫明遠,到孔瑞,到這些時日的馬逾。
這些人每個都同科考息息相關。
孫明遠所犯下的事本就罪大惡極,后又有禮部及孔瑞在春闈之前爆出的事,到了馬逾身上。
他原本是春闈新定下的主考官。
眼下又出差池。
所謂可一可二不可三。
朝堂官員,尤其涉及到了科考的一眾官員,竟是這般污濁不堪。
如何能夠令人信服
尤其是在幾次事件里面,備受壓迫的寒門學子,在這寒冬臘月里,越想越是心酸。
先后共計有幾十名學子,以詩詞嘲諷之,后又有新任禮部官員遭到了底下舉子的質疑。
接連種種,俱是讓如今本就千瘡百孔的朝堂,更是風雨飄搖。
學生學子,乃是國之根本。
三次生事,鬧得朝堂顏面盡失,禮部更是喪失了學子的信任。
皇帝心情自不可能有多好。
以至于連日以來早朝氛圍都尤為壓抑,臨近除夕佳節,反倒沒了半點慶賀佳節的意思。
這般情況下,御史大夫的人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早朝之上,皇帝開口,問及御史大夫一位的事,底下鬧哄哄地商討了半天,但給出的建議,都未能夠讓皇帝滿意。
氣氛沉郁中,晏陵緩步站了出來。
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下,他緩緩道“前有貪官污吏混亂朝綱,后有春闈主考官連連出事,究其根本,不在于某個人,而在于朝中風氣。”
周圍安靜了下來,滿殿之內,只余他一個人的嗓音。
“如今只立御史大夫,恐不能令天下百姓及學子信服。”晏陵微頓,隨后冷聲道
“當立御史監察官,持皇上親令,監察百官”
“上監守文武百官,下督行各州州府,只授令于圣上,掌貪官污吏者生殺大權。”
他這話落下,滿殿臣子,皆是面面相覷。
能有這般魄力,并且還可以手起刀落毫不留情,如今還有著令人信服的名聲的,放眼朝中,確實是有一人
瞬間,無數目光落在了那紅色團紋官袍,著一身別致的女子樣式衣裙的人身上。
就連皇帝亦是。
滿殿沉默中,皇帝的目光微頓,隨后落在了溫月聲的身上。
“思寧。”皇帝喚她名號,意有所指地道“你覺得,何人才能夠擔任這個職責”
溫月聲聞言,聲色冷淡地道“自是能令天下之人信服,手段果決,能斬殺一切污濁之人。”
皇帝若有所覺,目光從她的身上,落到了晏陵身上。
還未等皇帝細想,便聽溫月聲理所當然地道“臣以為,再沒有比王進之王大學士更適合此位的人選了。”
王進之
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