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后面的馬向東快步上前,定睛一看,什么蛇不蛇,就是一截麻繩,他哈哈大笑,“你個膽小鬼,繩子”
到公社的時候,蘇月走得渾身發熱,后背都出汗了,她摘了圍巾帽子手套。
蘇長河給他倆送到黑市,“行了,你倆就在這兒吧。”
他自己得往紡織廠家屬院和干部家屬院轉一圈,這兩個地方也算混熟了,尤其是紡織廠家屬院,通過馬大娘,蘇長河成功打入群眾內部,成為大家口中馬大娘那個遠房侄子“小蘇”。
第一次干投機倒把,就讓他一個人,馬向東心里覺得又刺激又緊張,他咽了咽口水,“姐夫,就我們不行吧”
蘇長河指指蘇月“有不知道的就問你外甥女,她鬼靈精,沒有她不知道的”
蘇長河說著,騰了一些東西留給他們,真就帶著其他東西走了。
蘇月和馬向東甥舅兩個面面相覷,一個心想七十年代在黑市賣東西和擺地攤一個樣不另一個心想要是有帶紅袖章的人來得抱著外甥女從哪條路跑啊
兩個人想的不同,卻都愣在原地。
蘇月撓撓頭,“先先把東西擺出來”
雞蛋、母雞、公雞、鴨子、魚,一樣一樣擺出來,他們的東西品種還挺多。
東西擺完,蘇月往邊上一蹲,左瞅瞅,右瞅瞅。
就見一個裹著圍巾小青年,雙手揣兜,靠在墻上。一個穿著干凈整潔的大叔走過去,那小青年從兜里掏出東西,給他看了一眼,兩人對上眼神,壓低聲音,一陣嘀咕,一手交錢一手交物,交易完成。
蘇月表示學到了,不就是特務接頭嘛。
與此同時,蘇長河也帶著東西送貨上門,紡織廠家屬院的看門大爺對他都熟悉了。蘇長河照例塞了一把東西,巴掌大的小魚,沒用油,放鍋里炕干,這玩意兒就是收拾起來費功夫,不值錢,但是送看門大爺,人家很開心,拿回家放點酸菜蘿卜燉一鍋也是肉菜。
蘇長河也很開心,禮多人不怪,這不,看門大爺就告訴他,誰誰誰家來了客人,誰誰誰家兒媳婦帶著小孫子回來了。
這不都是需要添菜的人家
當然,蘇長河第一個登的還是馬大娘家的門,那只四斤重的老母雞就是馬大娘指定要的。
馬大娘果然很滿意,收了老母雞,看還有魚,也要了兩條,又熱情地叫蘇長河等等,然后去叫幾個老姐妹,“小蘇來了,有雞蛋還有魚要不”
蘇長河帶來的東西,僅僅在這兒就去了大半,果然還是工人有錢。
剩下的,蘇長河打算再去趟干部家屬院,誰知馬大娘卻叫住了他,“小蘇啊,別急著走,來家里喝杯茶。”
怎么突然邀請他喝茶蘇長河就猜是有事,果然等其他人都走了,馬大娘才神神秘秘地說“是我兒子想見你,供應不足,廠子里后勤工作不好做啊。”
紡織廠雖然在公社,卻是屬于縣里領導,廠里有一兩千人,一個月供應才兩百斤肉,分到個人頭上,每人每月幾兩肉。幾兩肉夠干什么,家里四五口人,一頓都不夠吃的。
馬大娘的兒子就是分管后勤的副廠長,他早知道馬大娘認了個記老丈人家好的侄子,聽說人家天就能弄來幾只雞鴨,這不就動了心思。
蘇長河眼神閃了閃,靠他這幾只雞鴨,能填補紡織廠一兩千人的供應缺口只怕是給領導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