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比他們還激動。
蘇月馬蕙蘭二臉懵逼。
蘇月
馬蕙蘭
蘇長河知道怎么回事,憋笑道“王大媽和蘇老太太不對付,沒啥壞心思,就是屬于那種給你添堵我就高興。”
蘇老太太正在院子里公共水池洗衣服,突然聽到老四回來,臉上難掩驚訝,不過她很快擺出熱情慈愛的表情。
王婆子還在這兒呢,她和這婆子斗了二十多年,能叫她看自家笑話
“老四回來啦”蘇老太太眼神兒都沒給王大媽一個,直接迎上蘇長河幾人,“這孩子回來怎么也不提前打聲招呼老四媳婦,這是月月吧哎呦奶奶的乖孫女,快進屋坐”
要不是聽她爸媽說過,從小丫出生,蘇家人從來沒看過她,蘇月差點真以為自己是她的乖乖孫女。
門一關,屋里氣氛就尷尬起來。
蘇老太太板著臉不說話,她既擔心老四回來又要鬧事,又想起上回他走的時候,說的那些扎心窩子的話。
都是她的孩子,哪一個她不心疼這不是沒辦法嗎她和孩子他爸就這些本事,工作給了這個那個沒有。老四年輕,老丈人又是生產隊大隊長,他在鄉下,就算日子不好過,總餓不死他。
老二就不一樣了,拖著三個孩子,媳婦又不頂用,腿腳還跛了工作不給老二,老二一家怎么活
生這么些孩子,一個個都是討債鬼
蘇長河這次回來可不是討債的,恰恰相反,人家還帶了東西回來。
他拿過裝特產的行李袋,往老太太腳邊一放,一樣一樣往外掏東西。兩條咸魚,一只熏雞,一兜干蘑菇紅棗
每掏一樣,老太太的眼睛就瞪大一點,“你哪兒來的”
“老丈人家給的啊”蘇長河坦坦蕩蕩,“這不是蕙蘭第一次來”上回不算,那就不是正式登門。
“岳父家特地給淘換的,說蕙蘭作為兒媳婦,這么多年沒機會在跟前照顧您二老,難得來一次,帶些東西孝敬您二老。”
他也不算說謊。
咸魚和熏雞確實是從老馬家拿的,丈母娘的手藝。他這個丈母娘忒會過日子,家里倒騰雞鴨魚生意,這些不缺,有時候給老馬家送點,丈母娘腌的腌,熏的熏,全給收起來了。
馬老太太還計劃著留到過年吃,蘇長河當時聽學文學武兩孩子說時,差點沒笑出來,這才六月初,到過年還有半年呢
這次回蘇家,咸魚熏雞倒是用上了。
走之前,蘇長河仔細想了想,還是決定帶點東西過來,不圖別的,他現在是蘇家老四,爹媽該孝敬還是得孝敬。
不過孝敬歸孝敬,功勞還是得按在蕙蘭頭上。
一個優秀的男人,要會在婆媳之間打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