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大隊的隊員們對這個安排,羨慕有,嫉妒也有,但沒辦法,打谷機是人家閨女弄出來,省時又省力,在秋收真是幫了大忙,人家要求爹媽干點輕松活,不是應該的嗎
誰要是有意見,有本事讓自家孩子也弄一個唄
三狗子媽踩著踏板,看著另一臺打谷機上馬蕙蘭輕松的樣子,眼睛都紅了。
蘇小丫咋就那么有本事呢她才多大
三狗子媽現在也不說以后等著看馬蕙蘭笑話的事了,她家五個兒子,家里糧食能不能堆滿倉庫不知道,馬蕙蘭一個閨女,已經實實在在享閨女福了。
要是可以,她都愿意拿自家一個兒子,不,兩個兒子,換一個蘇小丫
還有些叔叔嬸嬸伯伯伯娘好奇,問蘇月,“小丫啊你是咋會做的不是說那發動機還是壞的嗎咋還會修發動機啊”
蘇月“都是書上看的”不過是上輩子看的。
叔叔嬸嬸伯伯伯娘不知道呀,他們就形成一個簡單的認知,看來讀書挺有用,看書能學會修發動機
瞧瞧,蘇小丫以前看著和自家娃沒什么兩樣,自從她爸教她看書,不僅會說書,現在連打谷機都會造了
還有人想起以前的事,蘇小丫說她爸請假在家是在教她,當時他們私下還說長河傻,自己考不上大學,指望五歲娃。
現在一想,不愧是長河,人家的做法自有他的道理
要是他們家娃也像蘇小丫這樣,別說念書能不能進城里當工人,學會這門手藝,到哪兒都餓不死
就有人向蘇長河學習經驗,“你說我們在家是不是也要管管孩子學習”
蘇長河哪知道他們聯想到哪兒去了,他還道“當然了,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于是乎,前進大隊興起一陣向學風,向學的是家長同志,哭天喊地的是倒霉孩子們。
可憐隊里的小孩,因為秋收,終于有半天功夫不用上學,就是下地撿稻穗他們也樂意,結果,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爹媽管住了。
上午上學,下午撿稻穗,晚上還有寫作業背課文。
傍晚時分,行走在前進大隊中,時常能聽到郎朗的背書聲,以及
“后面是什么后面呢又忘了又忘了一天天就知道玩”
“哇嗚爹你別動手啊”
眾孩子說好的都是童子軍好同志,老大你怎么盡坑自己人啊
蘇月“啊嚏誰想我”
有了柴油打谷機的加入,前進大隊的秋收工作較預期提前了整整一周,雖然聽起來不多,但是多一周就意味著他們接下來的時間寬裕,搶種終于不用像以往那樣急急忙忙。
去年,天氣不好,怕下大雨糟蹋了糧食,前進大隊所有人那真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后來更是著急搶種,一連干了一個多月。秋收結束,全隊人都累慘了,連老馬家馬向華那么能干的漢子,都瘦了一圈,整個人又黑又瘦,看著就像山窩窩里出來的。
今年大家也累,但速度快,柴油打谷機省下的勞動力分攤到其他事上,也讓其他小組的人緩了口氣。
馬老爺子現在看外孫女真是當心頭寶,連馬有田馬七叔他們一看到蘇月,都是滿臉笑容,說家里有花生有冰糖有紅薯干,叫蘇月過去吃。
也不忘問一句,“咱隊里另一臺打谷機也能按上個發動機不”
蘇月吃著炒花生,“行倒是行,可沒有發動機了,那一臺還是從縣城機械廠找的,就一臺廢舊的,好的人家不賣我們。”
三老頭一琢磨,就算人家賣,讓他們拿錢去買個裝打谷機,他們也舍不得啊。
馬有田抽了口煙,“咱公社是不是有臺報廢的”
他記得以前公社敲鑼打鼓,買回來一臺不知道哪個單位淘汰下來的拖拉機,當初還說要支援下面生產隊,后來沒用多久就壞了,那個壞的發動機應該還在公社,就是不知道小丫能不能給修好
馬老爺子也記得這事,“要不,我們去公社要”一個壞發動機,公社放著也是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