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坐在自行車后座,手里提著細繩,月餅在細繩下晃晃悠悠。
蘇長河看著四只月餅頭疼,只有四只,他們四個人一人一個正好,可老馬家那邊還有六口人呢。
再說,老馬家還坐著一院子人,就四只月餅,怎么分啊總不好他們吃,叫人家都看著吧
最后,干脆拿刀切了,一人一小塊,嘗個味兒吧。
人太多,一人分到手,真就是指甲蓋大小,一幫孩子捧著指甲蓋大小的月餅,一點一點地舔,連掉到手心的渣也不放過。
蘇月啃著手心里的一點兒月餅,感慨不已,以前月餅種類多豐富啊,什么鮮肉的、咸蛋黃的、棗泥的、豆沙的,還有各種水果餡,甚至還有奇葩的小龍蝦、螺螄粉餡。
那時候,五仁月餅都沒人吃。
蘇月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她會捧著五仁月餅吃得這么香。
蘇月還沒吃完,性子急的孩子就已經在外面喊“走走走,去玩火把”
馬學文馬學武聽見喊聲,也忙去草堆旁邊扛火把,馬學文手里還拿著一只,問蘇月“小妹你扛得動嗎”
蘇月的這一只已經是小號的,不管是長棍還是上面綁的稻草,都比馬學文馬學武的小一圈。
蘇月一口吃完剩下的月餅,接過火把,扛在肩膀上顛了顛,“沒問題”
馬學文馬學武便迫不及待地追上大部隊,村口已經聚集了一群孩子,人手一只火把。
狗子站在那塊大石頭上,揮舞著手里的火把,激昂地喊“兄弟們,今年我們一定要把紅莊大隊的人打得哭爹喊娘”
“對打得他們哭爹喊娘”
一群孩子嗷嗷叫地往大路上沖,不像玩火把,倒像是去“火拼”。
其實還真是字面意義上的“火拼”,紅旗公社這邊的鄉下,一直有這個習俗,在中秋,家里長輩用稻草給孩子扎一個火把,等到天黑,孩子們便招朋喚友,一塊兒往大路上去玩火把。
有調皮的會打鬧起來,慢慢變成一個村子對一個村子,就如前進大隊與紅莊大隊的孩子,那是“宿仇”,每年玩火把,都勢必要進行一場“廝殺”。
狗子要把紅莊大隊的孩子打得屁股尿流,紅莊大隊的孩子也有同樣的想法,兩撥人在大路遇到,“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是紅莊大隊的人,沖啊”
“是他們,大家伙上”
剎那間,兩撥人就打成一團。
馬學武舉著火把已經沖到前面,馬學文心癢癢,但不放心小妹,只能在后面,偶爾打打沖過來的敵人。
“大哥不用管我,你快去”蘇月一臉興奮,扛著火把就沖進去,她個子矮,打不了那些大的,就專挑矮的下手。
狗子喊得最兇,結束得最快,他被打得連棍子都丟了,看見蘇月,忙叫道“老大老大救命啊”
蘇月一揮火把,“誰敢打我小弟哎呀媽呀”
話還沒說完,她扭頭就跑,“狗子你干啥了這么招人恨”竟然個人追你
“老大老大我沒有啊”狗子委屈,他邊跑邊回頭看,見那人離老遠,放聲大笑“嘿嘿追不上我們吧”
蘇月“閉嘴”
一開始還是村子對村子,兩隊打,后來,打著打著,就變成了大亂斗,管你是不是同伴,還扛著火把的就是敵人。
最后一個人忒能跑,一見就他的火把還完好,拔腿就跑,他在前面跑,一堆人在后面追。
一路跑過小路,跑過田埂,跑到開闊的田野里,最后一只火把終于被打落,麻秸稻草落在地上,發出噼里啪啦的燃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