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十一個老太太,各個都歡喜得不行,有人說“現在就發啊不是說咱養殖場還要發展,到年底再分錢嗎”
“哎呦年底那叫分紅,各家都有,咱現在這個叫工錢,咱做了多少工就發多少”
“那敢情好”
可不,老太太們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拿到錢。蘇長河也不說廢話了,她們現在,說啥也沒心思聽。
他直接翻開工資本,一個一個念“媽”
馬老太太還在和人說誰誰做的最多,沒聽見這聲,蘇長河又提高聲音喊“媽”
“噯”
“這是你的,六塊。”
老太太們做工類似于計件算工錢,像梅干菜,做好合格的,一斤兩毛錢,其他山貨按照加工難度,在一毛到五毛之間。
這工錢聽起來好像不高,但想想,平時鄉下能賣的東西,最常見的是雞蛋,一個雞蛋五分錢,就算一天兩個雞蛋,半個月下來,也才一塊多錢。
而這活呢,都不用費力氣,說著話就把活干了,半個月還能有六塊
馬老太太心里的算盤打得飛快,半個月六塊,一個月就是十一塊,都抵得上她家老四的工資了
她要是再加把力,說不定比她家老四一個正式的工人掙得還多
馬老太太的手在褲子上擦了擦,才接過錢,就問“長河啊,咱這活還能繼續干吧”
其他老太太看著她拿到手的錢,也眼巴巴地盯著蘇長河,“是啊,咱地里還有菜呢”
蘇長河笑道“先發錢,發完再說。”
“下一個,有田嬸,六塊五。”
“山子媽,七塊一”
老太太們平均工錢在六七塊,其中拿的最多是單大娘,八塊一,比最少的馬七叔家大兒媳婦多了整整兩塊五。
馬七叔家大兒媳婦欲哭無淚,都怪她一開始不細心,做壞了一簸蓋,被扣了錢,現在別人拿八塊,她才拿五塊
與之相反,單大娘那叫一個美,她“呸”沾了口吐沫,把八塊一數了又數。
其他老太太又羨慕又嫉妒,尤其是馬老太太,她身為長河的丈母娘,竟然沒能起帶頭作用,竟然沒比過單婆子
不管大家咋想,那位單大娘確實干得多,她幾乎一刻都沒停,別人還閑聊兩句,她就是埋頭苦干。
最多的工錢,她拿得理所應當。
蘇長河開玩笑“大娘,這下可以給你小兒子相看媳婦了吧”
單大娘把錢塞兜里,拍了拍,才道“不急,我們家現在不急了,有錢還怕娶不到媳婦”
一幫老太太都笑起來,“老單你可別挑花眼”
“以前人家看不上我家,這回還不能讓我挑挑”
蘇長河也不由笑起來,“大娘說得對,多看看,挑個好媳婦回來。”
單大娘笑出一臉褶子,“沒錯哎,長河,咱這里還能繼續干下去吧”
這話一問,老太太們又忐忑起來,一次工錢算什么她們還要多掙幾次哩最好干到過年,干到明年,一直干下去都成
“能大家繼續干,趁著現在地里還有菜,辛苦點,咱們接下來要迎戰春節,爭取賣更多的貨,發更多的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