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河人剛穿來時,家里只有一床棉被,后來,想給他閨女弄個單獨的小房間,床鋪被蓋什么得準備吧。
好不容易湊出一套來,閨女還沒用上,衛陽又來了,家里的鋪蓋又不夠用了。現在還好,閨女和他們睡一張床,等晚稻收完,房子蓋好,家里至少需要套鋪蓋。
這時候又沒有空調,大冬天,再冷都得靠一身正氣,他閨女可怕冷了,棉被不彈厚實點,她晚上都睡不著。
老馬家也沒棉花,他家人多,自家都不夠用,蘇長河只好在隊里尋摸,大概是傳到了花嬸耳朵里。
不過再缺也不能要花嬸東西,花嬸家日子也不好過,他們家就剩下她跟孫子小偉相依為命。
花嬸家條件本來還不錯,她男人做得一手好木工,馬向華會的那點木工就是跟他學的。
可惜天有不測風云,饑荒年間,花嬸男人為了找口吃的,摸黑出去,結果沒看清路,跌進了水溝,那時候天冷,水溝里還有冰碴,花嬸男人本來就餓得沒力氣,一晚上活活凍死了。
花嬸一個女人好不容易拉扯大兒子,兒子也娶媳婦了,還給他們家生了個大胖孫子,眼看著苦盡甘來,沒想到她兒子出去挖水渠,出了意外,沒等送到醫院,人就沒了。
后來,她兒媳婦改嫁,家里只剩下她和孫子,一個老一個小,老的年紀大了,小的從小營養不夠,身體瘦弱,也賺不了幾個工分,兩人日子能好過到哪兒去
當初蘇長河第一次從村里收雞鴨家禽,讓馬老爺子安排,馬老爺子指定的幾家困難戶,花嬸家就排第一個。
蘇長河怎么能要她家的東西花嬸手里這些棉花都不知道存了多久八成是給小偉準備的,小偉都二十了,放在鄉下,一般情況下都娶媳婦了。
蘇長河道“您收回去小偉娶媳婦,不得置辦幾床新被子啊”
花嬸抓著蘇長河的手,不讓他推辭“拿著拿著你是不是嫌棄我老婆子埋汰”
“哪有您這不是冤枉我嗎真不用,棉花我有辦法弄來,您拿回去,給小偉攢著”
“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
花嬸這么說,蘇長河還能不要
“行,那我收著,在外面買可沒有您這個好。”蘇長河把包袱放一邊,從兜里掏錢,“棉花我收了,錢你得要,外面供銷社就是這個價,想買還買不到呢”
花嬸不肯要,一個勁兒把他往外推,“這又不是別的,是我自個兒偷著在自留地里種的,還要錢你把我當什么了我家小偉要不是你照顧,哪能拿工錢還教他學問,帶他去滬市我要你錢,我成什么人了走走走,你去忙你的”
老太太剛才還杵著拐棍慢慢走,這會兒健步如飛,就差拿著拐棍給他趕出去了,蘇長河哭笑不得。
算了,回頭多照顧照顧,送點吃的喝的來,這老太太一人在家,估計都舍不得開火,將就一頓是一頓。
蘇長河棉花還沒攢夠,前進大隊的晚稻已經都收完了,接下來就是交公糧,往年馬向華都會跟著去,今年他不去了。
他對蘇長河說“要是蓋房子,也差不多該動工了,等天冷,活就不好干了。”
蘇長河想了想,蓋房子有大哥,基本上不用他操什么心,養殖場那邊都是些日常事務,也忙得過來,那就蓋吧,不然天冷不好干活是一回事,到時候又要忙春節銷售,根本沒時間。
蘇長河不懂蓋房子的事,他的寶貝閨女也沒這方面的知識,兩人能的就是設計圖。
說設計圖都高估了,其實就是兩外行甲方提的諸多要求,比如蘇長河提出多出來那間就蓋在堂屋的另一邊,從現在房子側面開個門,形成中間堂屋、左右臥室的布局。
然后呢,新蓋的這間屋子分為大小兩間,朝陽的這間做臥室,朝北的小一點做倉庫,放糧食蔬菜等。
這邊大家都沒有單獨的倉庫,糧食要么堆在堂屋角落,要么堆在廚房,后者還比較少,因為堂屋屬于主屋,主屋是家里最好的屋子,無論是防止天災還是,糧食這樣重要的家當還是放在主屋更讓人放心。
蘇家也是這樣,蘇長河一直嫌棄堂屋人來人往,堆在這兒不好看,而且,他們家伙食好啊,他時不時弄點好東西,放堂屋容易讓人看見,多不符合他低調做人的態度啊。
蘇長河的要求主要就這兩方面,蘇月的要求,在她大舅看來,就是小孩子忒能想。
什么窗戶比一般大一半,裝上玻璃,什么屋子外加個屋檐,下雨的時候可以坐在屋檐下看雨
馬向華看雨下雨了不趕緊進屋,還在外面看什么雨小丫頭吃飽了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