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問馬老太太“您家存多少錢了條件這么好,起碼得存個四五百吧”
馬老太太能給你噴厥過去,還四五百,就說家里連上她和老大媳婦,以前小兒子也在,那就是五個勞力,一年刨除掉口糧,最多最多一次分到手四十六塊八毛五。
聽起來好像還不錯,一年有四十多,攢個四五年就有兩百了,可是錢拿到手,就算她再能過日子,能一毛錢不花嗎
老大老二結婚要錢吧閨女出嫁要補貼吧孫子孫女出生要錢吧平時一家人總得扯點布做衣裳吧針頭線腦油鹽醬醋哪一樣不花錢
這還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無病無災的情況,要是家里誰生個病受個傷,那錢更是花得沒邊了
所以,馬老太太這么會過日子的人,老馬家都沒有存下兩百塊,更別說其他人家了。
大家伙瞅著蘇長河,好像都不會喘氣了。
馬老太太一把掐住有田嬸的手,有田嬸頭腦一片空白,啥反應也沒有,馬老太太悵然道“完了果然是做夢,掐她都不曉得喊疼了”
在旁邊的蘇月嘻嘻笑道“外婆,不止有田奶奶不曉得疼,你現在不管掐誰,誰也不知道喊呀”
一個個都懵著呢,養殖場的賬復雜,大家伙就算知道他們掙錢了,也沒有具體掙多少錢的概念,少數幾個能算明白的,比如有田爺爺,受氣氛感染,也激動著呢。
畢竟提前估計出自家能分多少錢,和大家真的要分這么多錢是兩碼事。
蘇長河打破了大家興奮激動又不知所措的氣氛,他道“錢是這么多錢,具體什么分法,大家聽我爹細說。”
不細說都不行,這些老爺子們商量出來的分法,不是簡單的二十六戶平分。
按他們的意思,要是直接按戶平分,有的人家人多有的人家人少,攤到個人頭上相差就太大了。
比如馬七叔家,他家就是隊里典型的“大戶人家”,人口眾多,他有個兒子,兒子又給他生了六個孫子二個孫女,又有娶進來的兒媳婦、孫媳婦,還有才出生的重孫子,一家子快二十口人。
而像馬小偉家,就他和奶奶兩個人,這兩家要是分一樣的錢,馬七叔家攤到一個人頭上的錢得是馬小偉家的十分之一。
可要是按人口數平分,那也不成,還是頭一個道理,家里人口多的多占便宜。
所以,最后,這幫老爺子們借鑒工分算法,咱們也按來,按戶平分六成,按人口平分剩下的四成,這么一綜合,就算是比較合適了。
馬老爺子解釋完,蘇長河就一戶一戶報出各家的分紅,報一戶就讓這戶的當家人上前領錢,別回頭再忘了自家分多少。
這領到錢的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沾點唾沫,翻來覆去地數,家里除了當家人,其他人都在后面,光聽見自家分多少,摸不到錢,急得抓耳撓腮,一個勁兒叫當家人“你就不能過來再數嗎能不能別磨蹭”
而那些還在排隊等著領錢的,眼神火熱地看著發錢的蘇長河和馬有田,一邊看,一邊嘴里念念有詞,“我家分兩百二十四塊七毛二兩百二十四塊七毛二兩百二十四塊兩百”
等排到他,他著急“我家是我家分多少來著”
蘇長河看了看本子“兩百二十四塊七毛二。”
“對兩百二十四塊七毛二”
“數好錢啊,沒問題就在這兒按個指印,回頭要是說錢不對,咱可就不作數了啊。”
“不會不會,我記得呢,我家就是這個錢”
蘇長河忙著發錢,蘇家領錢的活兒由衛陽來,他記得清楚“兩百零六塊。”
其實按這種分法,家里人多還是比較討巧的,而像馬小偉家,或者蘇家,就比較吃虧了,人口錢他們才分到十七塊四毛五。
不過吃點虧就吃點虧,他們家還有兩個養殖場正式工人呢,兩人除了基本工資,還有提成,單看個人,絕對是他倆拿錢最多。
分紅結束,接下來就是發個人工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