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隊長是個魁梧的中年漢子,自蘇長河進來,他一直沒開口說過話,這會兒一開口就是賣慘,關鍵是他們真的慘。
北鄉大隊蘇長河也去過,就在山腳下,如果說前進大隊的房屋多半還是黃泥石塊混合蓋的,北鄉大隊基本上都是茅草屋,一片片低矮的房屋,和公社的建筑相比,簡直就像在兩個世界。
蘇長河還聽說過一件事,饑荒年間,山上的畜生餓極了跑下山,北鄉大隊的人為了留下這群畜生,死傷了十幾個漢子。因為缺少壯勞力,種田更加困難,惡性循環,北鄉一直是附近有名的窮村子。
紅旗公社還有句話俗語,“好女不嫁北鄉”。
蘇長河垂下了眼,李隊長見他沒有答話,有些著急,又和馬老爺子說,“馬叔,你是知道我們隊人的”
王隊長見悶不吭聲的李隊長這樣說,暗罵一句奸詐,也忙和馬老爺子拉關系,做保證。
陳隊長和張隊長也不甘落后,馬老爺子只嗯嗯答著,實際的話一句不應。
屋里一時吵鬧起來,公社主任拍拍桌子,“好了,好了”
眾人都看過去,公社主任先批評了幾個大隊長的做法,而后又說他們也是為了生產隊的人,出發點是好的。
蘇長河聽著話音不對,腦瓜子飛快地轉了起來。
果然,公社主任不滿足于現在的成果,一個生產隊發展起來,哪有公社下面一半生產隊發展起來成績大
也不怕胃口太大撐死,蘇長河心中暗道,面上卻一臉認真,“您的指示我們當然要聽,不過我們養殖場招人也是有要求的,就是我們大隊自己的人,每次都要考試的,所以其他大隊的人可以來參加招工,但是必須得符合我們的要求。”
“這是當然。”
蘇長河又道,“其實各個大隊要發展,靠前進大隊養殖場招人,也只是杯水車薪,我們養殖場就算再擴大,也不可能像城里廠子一樣,招人又能招多少分攤到各個大隊更沒幾個人了”
“那你的意思是”公社主任問。
蘇長河勾了勾唇角,“與其靠招工,不如做我們的供貨商”
幾個大隊長目光灼灼地看著他,“供貨商”
沒錯,招工能照顧幾個人不是看著他們掙錢眼饞嗎那就自己干啊。
前進大隊看在兄弟情誼上,愿意給予一定的扶持,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養殖、種植基地,他們可以簽訂預購協議,只要幾個大隊的貨合格,前進大隊照單全收。
相當于幾個大隊不用多操心,只要把菜種好,把雞養好,就能掙錢。
同時,前進大隊的養殖場也不用再費心費力到處收貨,這是一舉兩得的事,雙贏,不,應該說是合作共贏。
幾個大隊長卻有些猶豫不定,聽著是不錯,可要是沒種好,沒養好呢
蘇長河沒好氣道“大家想掙錢,不會一點兒風險都不愿意承擔吧我們愿意給予一定的幫助,比如你們搞養殖,可以來我們養殖場學習如何科學養殖,但是具體過程只能靠你們自己,總不能還讓我們負責吧”
“我們答應預購你們的貨就已經擔風險了,要是我們賣不出去,收了那么多貨就是我們自己倒貼錢,難道你們愿意為我們負責我們賣不出去就把錢還我們”
那當然不愿意。
幾個大隊長眼神閃躲,他們沉思了一會,王隊長問,“這養殖能去學習,那種植”
“種植還用學嗎種的就是咱當地的白菜雪里紅豇豆等,各個大隊里的老莊稼把式比我懂得多。”
王隊長“哦”一聲,蘇長河看他神情,又掃了一眼其他幾位,看他們好像都有意辦養殖場,不由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