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公社有人找他,蘇長河的第一反應就是有新公社主任了
轉念又一想,不對啊,有新公社主任跟他有啥關系就算新公社主任要見見下面生產隊的人,也該找他老丈人吧他老丈人才是大隊長啊。
來找蘇長河的人算是半個熟人,正是前公社主任的那個心腹李亮。
李亮前前后后來過前進大隊好幾回,對蘇家也是熟門熟路,他一進隊,先找到廠子辦公樓,見蘇長河不在,等不及別人自己便騎車直奔蘇家。
進了門更是連口水都沒喝,就急急忙忙地催著蘇長河跟他走。
“去哪兒啊”蘇長河一頭霧水。
李亮一路趕過來,自行車蹬得都快冒火,這會兒直喘粗氣,一邊喘一邊道“縣、縣里來人,要見你”
蘇長河更不解了,他無官無職的,縣里來人見他干什么
縣里領導正等著呢,李亮這會兒哪有功夫解釋他薅起蘇長河就要走,蘇長河只好推出自行車跟上,心里暗暗揣測公社找他干嗎,因為進去的公社主任不至于,公社主任犯的事又不是他編的,他頂多給別人了點消息。
與其瞎猜,不如直接問人,蘇長河看了眼旁邊騎車的李亮,這不就是個人選
不過這人可不簡單,身為前公社主任的心腹,公社主任進去了,他竟然一點兒事沒有,聽說還協助了一些證據。
也是個狠人哪,蘇長河心道,得想想怎么問。
他覺得人家不簡單,殊不知人家覺得他才是不簡單。
不,不止不簡單,分明是非常不好惹。
雖然他的前領導進去的事,看起來和蘇長河好像沒有一點兒關系,但李亮莫名有種直覺,這事就算不是他干的,肯定也跟他有關。
要不哪有那么巧主任前腳搶奪人家生產隊的廠子,主任的寶貝兒子前腳指使人打擊報復,后腳兩人就一塊兒進去了。
“李同志啊,縣里工作那么忙,怎么有時間到咱們這兒來莫不是咱們的新主任來了”
蘇長河語氣親切,笑容可親,可是在李亮看來,他嘴角揚起的弧度似乎都帶著不明意味,越看越像笑面虎,笑語盈盈間要人性命。
他一個激靈,車頭擺動了一下,蘇長河忙關切道“怎么了沒事吧公社找我,隨便安排個人招呼一聲就行,還勞煩您親自跑一趟”
“沒事沒事,應該的”李亮也有意給他賣個好,不用他多問,便透露道“是上面的大領導縣里新上任的書記估摸是要問問你們辦廠的事”
公社找蘇長河來,果然和廠子有關,縣里來的姚書記自我介紹后,便開門見山地詢問前進大隊廠子的相關情況。
蘇長河面無異色,心里卻很是驚訝了一下。
李亮那家伙說來的是縣里新上任的縣委書記。縣委書記是什么職位主管一縣工作的一把手,正處級別,蘇長河原以為會是個四五十歲的中老年,至少也是個三十多歲的壯年人。
沒想到這位姚書記這么年輕雖然他已經刻意把自己往老成打扮,甚至還戴著一副款式板正的眼鏡遮住了過于銳利的眉眼,但是以蘇長河閱人無數的眼光來看,這位姚書記絕對不超過三十歲
不到三十歲的縣委書記,前途無量啊
蘇長河在心里吹了個口哨。
事實證明,人家年紀輕輕能當縣委書記,是有兩把刷子的。
關于廠子的情況,蘇長河不是第一次介紹。最早以前,忽悠前公社主任給他們大隊通電,他就詳細介紹過,但前公社主任關心的只有廠子建好帶來的利益。
而姚書記關注的卻是廠子的經營模式、遇到的各種困境、對生產隊及周邊大隊農業生產的影響等等。
蘇長河一開始還只是大致介紹,隨著他的提問,說得越來越細,說到最后,兩人甚至探討起來像前進大隊的養殖及加工廠適不適合推廣。
蘇長河說“在農村發展副業確實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但是也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要保證以農業生產為主,工業產業不能侵占農田;二是要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副業也需要人手;三是要注意調控,最好根據當地情況,因地制宜,不要都生產一樣的產品,其實如果能形成產業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