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河都等得沒脾氣了,他暗戳戳打探起明年的高考要求,結果發現從明年開始,考生竟然不能超過二十五周歲。
蘇長河的心都涼了。
馬蕙蘭比較淡定,她安慰道“你不是說國家恢復研究生制度了嗎大不了咱倆考研究生去,研究生總不能也限制年齡吧”
蘇長河我一個大學都沒上過的人,直接往研究生蹦蕙蘭同志,你對我的濾鏡是不是開得太大了
蘇長河忐忑、焦急又心虛,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心情那叫一個復雜,偏偏在外面還不能表現出來。
面對隊里人擔憂的眼神,蘇長河十分淡然,“這有啥全國那么多人報名考試,人才多了去了,沒錄取我,只能說明我還不夠優秀。”
大家伙不肯面對這個結果,長河還不夠優秀啊那其他人還得優秀成啥樣
單大娘家,一家子吃了晚飯,在院子里乘涼,單大娘男人馬有糧就說,“沒道理呀,周剛他們三個比長河差遠了吧他們咋能考上”
他小兒子馬慶華道“爹,你不知道,這能不能考上,不光看自己考了多少分,還得看人家學校要多少分”
馬慶華打比方道“就好比周剛,他現在的分夠省城理工大學,可要是當時他報了個更好的學校,人家學校要的分數更高,他的分就可能不夠,那他就沒戲了。”
“是這么回事啊,”馬有糧問“那長河報了啥學校”
“京大全國最好的學校”
單大娘聽明白了,不由惋惜道“哎呀長河就是報的學校太好了,要不然指定能考上”
隊里人也是這個想法,他們比蘇長河還懊惱,都恨不得回到填報學校的時候,拉住蘇長河勸,“長河哪,咱別報最好的學校了,咱報個一般好的不也成嗎”
還有人覺得這報學校的方式不大好,也不告訴你哪個哪個學校要多少分,也不告訴你考了多少分,就讓你自己選學校,這不是瞎選嗎
還是給國家選拔人才呢,萬一都像長河這樣選岔了,導致明明分比別人高,結果別人考上,自己沒考上。
這不是浪費人才嗎
蘇長河某次聽到隊里人吐槽這事,“上面的領導咋也不想個好方法”
他差點沒笑出聲,他們隊里人現在的思想忒有高度了,雖然咱干的是農活,但不妨礙咱憂國憂民憂天下。
日子就在這種議論中一天天過去,一直到八月中旬,前進大隊的晚稻都種上了,那個熟悉的郵遞員終于又來了
馬老爺子遠遠看著像是郵遞員,不等他到跟前,就一骨碌從田里爬上去,迎了過去,“是不是咱隊里的信”
郵遞員哈哈笑道“是蘇長河的信,首都來的”
馬老爺子都怕自己聽錯了,“蘇長河的真是蘇長河的”
“是哦是哦,是你女婿吧”
郵遞員每回來,這個老爺子都得問一遍他女兒女婿,郵遞員都對那兩個名字耳熟了,一個叫蘇長河,一個馬蕙蘭對吧
“是,是,是我女婿”馬老爺子臉上又喜又驚,他一邊接過信,一邊叫人,“向華,向華,趕緊去喊長河來他的錄取通知書到啦”
老爺子的最后一句話都喊破音了。
“哎”馬向華“嗖”地沖出去,地里瞬間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