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她的同學說,“還差一份雞架,再加一份孜然雞架打完八折,一共是四塊四分錢,滿三塊九了,我們再加一分錢,送我們一份雞米花吧”
她們來之前都特地算好了,這么著最劃算,相當于賺了一塊七毛九。
一份雞米花七毛八呢,都快一塊錢了,要送出去,許三妞心里還真舍不得,不過想到培訓時蘇老板說的話,她還是笑容不改,肯定地說“送”
眼看兩個學生真拿到了送的雞米花,掏出去四塊錢,買出來一堆東西,那雞米花、雞架、雞排都是肉呀
尤其是脆皮炸雞排,金黃金黃的,一大塊肉,怪不得店里面宣傳說比臉還大,店里面那個小姑娘裝起來的時候,他們都看到了,真比人家小姑娘臉還大
當即就有人說,“我也,我也來一份,要一個雞排,一份雞架,一份”
還有人一個人不想買那么多,自己也不是學生,就拉著旁邊的學生湊單,這樣既可以享受學生的折扣,大家還能分一份雞米花。
連學校里的老師從門口路過,都被相熟的學生拉過來了,“老師,老師,你買不你不買就替我們買一下唄,你是老師,比學生的折扣還多呢”
老師本來對這些零食不感興趣,買的時候,湊近了感受到那股油膩的香味,也不由道“也給我一份吧。”
邊上的學生就說,“老師,你不能這樣買,得湊一湊,湊滿多少錢,加一分錢就能多買份肉”
說著就當場教起老師來。
大家在湊單這事上,算數水平突飛猛漲,何況這里還是學校附近,大學生們腦子轉得可快了。
眼看著都排起長隊來,操作臺里面許三妞忙不過來了,蘇長河又去學校里叫了兩個同學來幫忙。
是他疏忽了,忘了這不是后世,有計算器有電腦,按一下商品名稱,就自動計算出多少錢,現在計算復雜的數字,還得用算盤呢。
許三妞只上過小學,實在撐不住了,急得腦門都冒汗。
還是得從學校找人幫忙,問問有沒有同學想勤工儉學,沒課的時候,過來幫個忙就成。
炸雞店這一忙,就忙到了下午一兩點,店里面的幾個員工都顧不上吃飯了,眼看著客流量小一點,蘇長河趕緊讓她們輪著去后面吃飯,連帶幫忙收銀的同學,也去,他來頂一會。
收銀的兩個同學,一個是張博遠,一個是鄭東方,都是從蘇長河他們宿舍拉來的。兩人也不跟他客氣,他倆站了一上午了,得虧兩人以前一個是老工人,一個是軍人,身體倒是不累,就是一直算賬,腦仁嗡嗡的。
“長河,你這一直這樣不行吧幾分幾厘的,算起來太麻煩了。”
“只有前三天這樣,之后不打八折,加加減減就方便多了。”
蘇長河收了一會銀,不得不承認,確實夠麻煩的。他想了想,想出一法子,他找了張紙,做了個速算紙條,在紙上記了常見的套餐,比如一份薯條加一份雞米花是多少錢,一份雞米花加一份雞架又是多少錢。
六樣商品排列組合起來,真夠多的
蘇長河無奈,誰叫現在沒有計算器呢,也只能用這個笨方法了。
店里面的員工們雖然累,卻斗志昂揚,吃完飯就積極地回歸崗位,馬老太太也是,她都一把年紀了,還越干越有興頭。
馬老太太腳步如飛,從后面叫蘇長河,“長河,長河雞快不夠了,就剩二十多只了,這還有一下午呢也不知道紅梅那邊夠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