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慶祝我校蘇月同學榮獲奧賽全國選拔化學第一名、物理第一名”
“熱烈慶祝我校姚稷同學榮獲奧賽全國選拔數學第一名”
三中門口,大門正上方掛著兩條長長的橫幅,邊上還貼著兩張大字報,大紅的紙張,方正工整的楷體,頂頭就是兩個大字“喜報”
要不是怕炸到學生,梁校長還打算在門口放幾掛鞭炮。
不過也用不著鞭炮聲,那擱老遠就能看見的大橫幅和紅艷艷的喜報早就吸引了路人的注意,現下喜報前就圍著一群人。
“奧賽是啥”
“這你都不知道國際性的比賽,現在是從咱全國選人,選出來組隊代表國家去和那些外國人比賽”
“嚯那這三中的兩學生還挺厲害”
“可不嗎全國第一這個叫蘇月有夠牛的,一人考兩門,一個第一,一個第一聽我家三姑父的大兒媳婦的娘家哥哥說,這奧賽的題目可難了,高考知道吧這題目比高考都難”
圍觀的人更是一驚一乍了,比高考題目都難,人家孩子還能考全國第一,想想自家孩子那慫樣,真是越想越氣,孩子跟孩子,差別咋就這么大呢
“人家孩子這都怎么教的怎么就有本事”
還有人說“沒想到三中現在都這么厲害了一中、四中的學生都沒考過他們”
對這話,圍觀人群中老師們含笑不語,就倒也沒有很厲害,這倆學生嚴格說起來,也不算他們教出來的,人家本身就是天才。
天才不能以常理來看。
他們唯一的功勞大概就是給了天才足夠的自由,在他們自學的時候,沒有指手畫腳。
畢竟天才出在三中,老師們還是與有榮焉的,尤以高一三班的于老師最為自豪。
自從知道倆學生的考試結果,于老師整個人紅光滿面,容光煥發,用他媳婦的話說“跟吃了十全大補藥似的,比我們結婚時還精神”
能不精神嗎
這可是他的學生
甚至是他首先提出參加奧賽這事,他雖然沒能在專業知識上給予兩人幫助,但是他也算是伯樂啊
沒有伯樂,他們華國的奧賽隊伍就少了兩匹千里馬呀
于老師見天美滋滋的,一口白牙就沒收起來過,一個辦公室的高一年級其他幾個班班主任看他春風得意的樣子,跟吃了檸檬似的,渾身酸氣兒隔著三米遠都能聞見。
甭說什么同在一個學校的革命戰友情,他們現在就要不待見于老師。
這貨多狡詐陰險啊,兩個天才啊,愣是都被他搶去了
好歹也讓他們分分,誰不想有個天才學生
若干年后,還能指著新的一批學生說,“知道那誰誰嗎嗯哼,那也是你們老班我的學生,你們的師兄師姐”
對三中的學生來說,蘇月姚稷考了第一這事沒有讓人特別驚訝,就驚訝中夾雜著一絲理所當然。
就是一個考試,蘇月和姚稷在他們學校每次考試也是第一呀,出去考還是第一,也正常,對吧
對個屁
學生也分兩種,成績好的和成績不好的。
成績好的就說“知不知道這是什么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