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還說像蘇月他們幾個,唯一的缺點就是年紀小,“他們三個,成績最好,偏偏年紀最小要是進實驗室,還得帶保姆”
蘇月八歲,姚稷十一,蕭叢云十一,三人平均年齡才剛過十歲,實在太小了,不帶保姆怎么辦有些事,他們有心無力呀。
這當然是打趣,讓這些老師們選,他們會因為年紀小,放棄這樣的學生嗎
當然不會。
年紀小,代表著未知的可能越多。
假使用十年培養他們,他們也才一十歲,正是思維活躍、年富力強的時候,至少能為國效力五十年。
五十年,一個優秀的科學家能創造出多少科研成果
別說保姆,就是讓人給他們穿衣喂飯,國家也愿意。
這次考試也引發了一個小小的爭執蘇月到底學哪科
本來因為兩位“en”教授互不相讓,負責奧賽的教育部領導也有通過這次考試,來決定蘇月去向的意思。
哪門考得好就去哪門,兩位“en”教授總不好再有意見了吧
領導也沒想到,這丫頭哪頭也不差,兩門都拿了第一。
這下可麻煩了,兩位“en”教授據理力爭的理由更加充足了。
圍觀的老師分為三派,物理組跟化學組各自跟著自家組長要人,考了第一怎么能不學物理化學
數學組不用搶人,美美地作壁上觀,還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在中間煽風點火。
說的就是數學組組長,他長得一副老實巴交的面孔,盡在里面搗亂,一會兒說物理重要,一會兒說化學缺人。
說到最后,兩位“en”教授短暫停戰,一把將他推了出去,“閉嘴”
數學組組長一臉無辜,“哎呀,怎么還發火呢”
“要不我給你們出個主意”數學組組長一副主持正義的樣子,“讓蘇月同學兩門一起學唄誰也沒規定一個人只能參加一門,以前國際賽場上不是也有人參加多個科目比賽”
教育部領導腦門都出汗了,“這能行嗎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先試試唄,一旦蘇月小同學中途精力跟不上,再進行調整。到時候兩位en教授應該沒意見了吧她哪門學得好都是你們自己教出來的。”
這話里看好戲的意思就沒掩飾,聞教授和文教授掃了他一眼,又看向對方,幾乎同時開口
“就這么辦”
“行”
事就這么定了,蘇月不知道背后的爭搶,只知道輔導員通知她,以后兩門課都要上。
蘇月沒想那么多,目前還有精力,就學唄,她總感覺腦子越學越靈光,特別是備考全國選拔的時候,天天刷題,感覺腦子的運行速度好像更快了。
讓她松口氣的是,摸底考試成績下來了,嘿嘿,她考得還不錯。
總算沒有丟臉
在蘇月暗自高興的時候,蕭叢云看著講臺邊的排名表,卻越發沉默。
受到蘇月雙科第一的刺激,集訓隊的同學們越發努力,他們心道,自己年紀比蘇月大那么多,考不過人家就算了,要是還沒人家用功,還有臉嗎
蘇月看到大家努力,心想,不愧是全國選出來的優秀學生,就是用功,不行,我也得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