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提問的國記者更是解釋道“哦女孩,國不全是這樣的人”
蘇月的眼睛通紅,仿佛想哭卻又故作堅強“是嗎,先生可是競賽期間,這短短的時間內,我就遇到了亨利卡特先生,在這之前,我甚至從沒有見過他,我實在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那樣對我”
“算了,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了,先生,感謝您的安慰,您和亨利卡特先生很不一樣”
“奧賽學生變身百萬富翁”的新聞一報道,就吸引了無數眼球,在這個金錢至上的國家,這樣的新聞實在具有傳奇性以及代入感。
試問,誰不想像這個孩子一樣,一夜之間暴富呢
國的眾多學校甚至以此為例子,向學生說明學習的重要性。
而隨著這個新聞的傳播、發酵,亨利卡特的大名也廣為人知。
當然,是作為反派的形象出現。
國的官方報紙還稍微維護了一下臉面,但一些私人報紙以及其他國家的報紙,可就大書特書了。
不論哪國,拿筆桿子的人,寫起文章來,都是一把好手,關于一個叫亨利卡特的國男人欺負弱小無辜的孩子的故事,讓他們寫得跌宕起伏,字里行間充分反映了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強烈對比。
看到新聞的人無不對新聞里的孩子充滿同情,同時對欺負人的亨利卡特感到憤怒。
亨利低聲咒罵“shit”
他從家里出來,壓低帽子,不想讓別人看見他的臉。
畢竟亨利的家人曾夸耀過他將負責奧賽相關事務的事情,以至于報紙出來后,鄰居們很快認出他就是報紙上的那個亨利卡特。
鄰居們深感丟人,一個成年男人怎么好意思欺負一個孩子
最重要的是,這個孩子還是一個隨便發明出一個小玩意兒就能賺到一百萬美金的天才
鄰居們的孩子更為鄙夷他,原來說的負責奧賽中的重要工作指的就是故意欺負選手,摔壞選手的手表
亨利在眾多異樣的目光中,走進了他工作的地方,原以為到了這里會好一點,然而同事們時不時打量的目光以及在背后的竊竊私語,讓亨利在心里再一次咒罵shit
并沒有過多久,一位同事敲了敲他的桌子,示意上司找他,亨利走進上司辦公室,眉頭跳了跳。
他的上司毫不留情,痛罵道“你這個蠢貨誰讓你這樣做的你知不知道你的行為,對國的形象,造成了多大的損害”
“你知不知道他們留下來,未來會給國帶來多大的利益上面接觸了他們中的優秀人才,那個小女孩是本屆奧賽中最優秀的一個,偏偏因為你愚蠢的行為,她不敢留下”
“你知不知道本來她都快要被說服了就因為得知你是教育系統的一名職員,她又拒絕了shit你個蠢貨”
“滾出去我要告訴你,亨利,你被停職了,希望你能好好反省”
直到此時,亨利終于開始后悔,他不明白他只是欺負了一個華國人,為什么會丟了工作
亨利懇求“不,先生,我知道錯了,我愿意道歉,先生,求您再給我一次機會”
上司冷笑“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