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遞過來一碗湯,馬老太太抬頭,溫老太太將碗又往前送了送“醒酒的。”
馬老太太接過來,一口氣全喝完了,也不知道放的啥東西,味道奇奇怪怪。
馬老太太和溫老太太之前互相看不慣,這回蘇老太太來,兩人可算統一了陣線,馬老太太把碗還給她,抹了抹嘴,說道“謝了啊。”
溫老太太擺擺手“你在這兒坐會吧,我去送飯。”
“哎別,”馬老太太接過飯盆,“還是我來吧,他們還輪不上您這座大佛出場。”
比起老蘇家人,馬老太太看溫老太太順眼多了,這老太太雖然講究忒多,比如院子里不種菜要種花,家里吃飯必須用一整套餐盤,又比如過什么節就得吃相應的點心,還要配專門的茶。
上回過端午,好家伙,整了六七種粽子,一個個石子大小,一口一個,還不夠吃。
但不管咋樣,她是為她閨女他們好,一回來,飯菜擺上了,水燒好了,衣裳洗好了,屋里還擺上了花花草草。
她閨女就愛過這種日子,過得還美得很。
那就隨他們吧,還能咋辦
這老蘇家人就不一樣了,那老爺子老太太可不止長河一個兒子,她就要把他們震住,讓他們知道他們老馬家不是好欺負的,所以啊,都別打壞主意
馬老太太端著飯盆,又換上一副笑臉,出去“飯來了,飯來了,親家,先給你們盛,哎呀別客氣,都別客氣”
這一頓飯,馬老太太較為滿意,蘇老太太就不太滿意了,中午的飯就跟梗在她嗓子口似的,到晚上都沒下去。
晚上她吃得少,吃完見兒媳婦他們各忙各的事,悄悄把兒子叫到屋里。
她是在憋不住了,問道“你丈母娘她們開那個店,工資很高”
蘇長河報了個最少的基本工資“一個月三四十吧。”
蘇老太太嘀咕“那她怎么買得起房子,還一買買兩套”
當然是因為除了基本工資,還有績效、分紅、獎金、全勤等等雜七雜八一籮筐,丈母娘還是分店店長呢,拿的基本工資等級也不一樣。
這些蘇長河就沒跟他們說了,老馬家那頭,大家有共同利益,勁兒往一處使,這邊就不一樣了。
要是真跟老太太他們說家里的家底兒,指不定老太太心疼其他兒孫,還想著讓他分兩個哥哥一些。
剛來看到這房子,老太太不就嘀咕了幾回嗎說什么他大哥二哥家可憐,一家子住的地方還沒有他這里給幫工住的地方大。
蘇長河沒搭她的話茬。
這時他也不細說,只問他們“要不您和我爸也留在京城,我想辦法給你們安排進去”
蘇老太太猶豫了一下,又搖頭“不,還是不了我要是留在這邊,你大哥二哥家里的孩子怎么辦他們都要上班,家寶才九歲。”
蘇長河翻了個白眼,我閨女不也九歲
他就知道,老兩口舍不得其他兒孫,他說“行吧,行吧,隨你們。”
他們要是愿意留下,蘇長河肯定會給他們安排個合適的工作,不說別的,廠子里哪兒安排不下兩個人
到時候,他倆不用伺候兒孫,手里有工資,廠里又包吃住,日子過得肯定比在滬市強,可老兩口不愿意啊,讓他們過來享福,他們也放不下。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