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河聽了兩孩子找來的原因,第一反應是得,休假又泡湯了,老爺子老太太你們就自個兒玩吧
至于要不要幫忙這還用猶豫
高考對普通人來說,就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任何人都不應該、也不能在高考上動手腳。
托閨女的福,蘇長河在教育部還真有幾個認識的人,其中一個就是當時跟著國家隊一起去國的那位處長楚淮勝,巧的是,他就是高教司的。
蘇長河先打電話和楚處長約了個時間,而后去了教育部一趟。
“其實也不確定是不是真有這么個情況,只是事關個人一生命運,想著遇到了,還是查一下比較好。”在楚處長的辦公室里,蘇長河先這么和他說。
楚處長臉色嚴肅,冒名頂替這種事有沒有呢有
從恢復高考到今天,短短幾年時間,冒名頂替的事出現過不是一次兩次。
最離譜的一次是外國語學院的一名學生,高考中該生外語成績將近滿分,而那名來報道的學生入校之后呢
一句英語都不敢說。
會寫不會說這種事也有,不是還有人戲稱他們學的是啞巴英語
可是離譜的是,后來的考試中,那名學生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周正
事發之后,大家說起這件事,都不知道是該怒,還是該笑,你說說,你就算莫名頂替,你也該有點自知之明吧
可是這人就沒有。那名學生老家是在山里,見識短淺,只想到來京城上大學的好處,卻沒想到沒有與之匹配的能力,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拆穿。
最最令人可恨的是,那些短視的人竟然為此害死了那位真正的考生。
那可是外語考試將近滿分的學生啊
外國語學校的老師們別提多惋惜了,他們也惋惜啊,國家就這樣損失了一個人才,要是她能正常入學,說不定若干年后,國家將會多上一名優秀的外交官
楚處長想想就心痛,他厲聲道“該查這事一定要查”
全國參加高考的考生有數百萬,從這么多考生中查某個人的信息,無異于大海撈針,不過好在他們知道這個人的基本信息。
滬市,興華中學,李梅。
一步步縮小范圍,一步步排查,無外乎多費些力氣,在幾名同志通宵達旦地搜尋下,終于還是讓他們找到了信息。
李梅,擬錄取于廣城中山大學哲學系。
“找到了”
還真的有蘇長河看著教育部同志找出來的信息,那就是說不管是不是大侄子猜測的那樣,李梅這邊肯定有問題。
“能不能查到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下去的”
“這個簡單,”教育部一位同志說,“致電廣城中山大學詢問一下,就知道了。”
電話經過幾次轉機,打到了廣城中山大學教務處,他們那邊也很詫異,今年的錄取通知書已經全部寄出去了,教育部怎么問起這事
李梅這個名字比較常見,中山大學的老師仔細查找了記錄,確定道“李梅的錄取通知書是第一批,八月初就寄出去了。”
而現在已經九月份了,都快到學校報道的日子了。
即使廣城和滬市相隔甚遠,一個多月,按理說,錄取通知書也早已經到了。
蘇長河對那個打電話的同志說“能不能請他們另外一份書面證明或者通知,我們先讓學生拿著這個去報道”
楚處長在旁邊點頭,這樣更周到,這份遺失的通知書涉及的事情可以后續慢慢查,不能耽誤學生正常報道。
頂頭部門的電話,廣城中山大學很配合,他們那面出了一份書面通知,加蓋印章,通過傳真機,傳到了京城這邊。
蘇長河拿著這份小小的通知,嘴角總算露出了點笑容。他說“那我就先把這份通知給這位同學送去。”
楚處長壓抑著怒火,嘆了一口氣“這本來是我們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