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李母還沒有商量出所以然,李珍珍的母親找到了李家,說愿意以一千塊錢來買他們女兒的這份錄取通知書。
李父李母欣喜若狂,二閨女說的再好,他們一毛錢也沒看到,這一千塊錢卻是實打實的。
李家七八口人,一個月都不一定能攢十塊錢,一千塊錢他們家攢十年也不一定能攢到。
有了這筆錢,家里能起幾間新屋,再也不用幾口人擠一間屋子。老四談的那個媳婦不是說要五十塊錢彩禮,不給就把她孫子打了嗎有了這錢,五十塊錢算什么媳婦能娶進門,孫子也有了,剩下的錢還能留著給他們養老。
李母一點兒都沒猶豫,張口就要答應,李父比較精明,拉住她,說不行,一千太少了,還要漲價。
李珍珍的母親二話不說扭頭就走,李父李母忙把人叫回來。就這樣,一張錄取通知書換了一千塊錢,雙方都很滿意。
而當事人李梅卻什么都不知道,還在苦苦等待中。
李珍珍的母親拿到錄取通知書后,就找到了自家兄弟,也就是李珍珍那個在教育局工作的舅舅。
她舅舅插手改了檔案信息,將李珍珍的名字改成了李梅,讓李珍珍先去報道,等過幾年再把名字改回來,神不知鬼不覺,輕輕松松竊取了別人的人生。
李珍珍畢竟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學生,李梅還是她認識的人,她心里也有過動搖,最終還是抵不住貪欲。
她心想,她媽和舅舅費了這么大力氣,她不能讓他們白操心,只能聽從安排。而且她媽已經給了李家錢,一千塊錢對她家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李梅拿著那筆錢,不管是生活還是干什么,哪怕是復讀,也足夠了。
李梅面無表情地看著她,問道“你不知道我家里的情況嗎你覺得這筆錢會到我手里嗎你不知道拿了我的錄取通知書,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上學了嗎”
李珍珍的哭聲戛然而止,不知道嗎她怎么可能不知道
她和李梅結識就是那一次李梅的爸媽找到學校,生拉硬拽要把李梅帶回去,不讓她再上學,說給她找好了婆家,必須要回去嫁人。
李梅不愿意,死死地抓著學校鐵門,雙手在生銹的鐵門上磨出了血痕,李珍珍實在看不過去,沖上前道“都什么時代了她不愿意,不愿意沒聽見嗎你們再這樣,我就去婦聯告你們”
李梅的爸媽還罵她多管閑事。
那一次,李梅最終還是在她和幾位同學的幫助下,留了下來。
那次之后,她們雖然明面上來往不多,但私下里也會聊上幾句。
那時候她也才知道,世上還有這樣的父母,把兒子當人,把女兒當牲畜,養到差不多年紀,就要嫁人收彩禮,否則家里就虧了。
她上學有生活費有零花錢,而李梅上學,不僅要自己攢學費、生活費,甚至還要給家里錢,要不然她家就不讓她上學。
那時候李珍珍是同情她的,可是后來
李珍珍終究還是低下了頭,不敢再看她“對對不起”
“我不會原諒的。”李梅重復了一遍,“我永遠不會原諒。”
她們是同樣的年紀,李珍珍有良好的家世,有疼愛她的父母舅舅,連名字都是“珍珍”,珍貴珍寶的“珍”。
而她呢,她甚至沒有名字,她爸媽給哥哥弟弟取名字,對她和大姐就直接叫“大妹、二妹”,在村里喊一聲“二妹”,起碼有五個人會答應。
“李梅”這個名字是她上學后,聽老師讀過詠梅后,自己取的。她不要叫李二妹,她要叫李梅。
傲雪凌霜,不畏風寒的梅。
活到現在,她唯二擁有的除了“李梅”這個名字,就是她辛辛苦苦、學了十幾年才獲得的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