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奶奶確實不在意,她被氣得喘不上氣,那個不孝子還在那里喋喋不休,她只后悔今天怎么就給他們開門了
嚴奶奶緩了一會兒,總算好多了,她摸了摸蘇月的頭發,問道“你李梅姐姐送走了”
“走了,八點二十發的車。”
“那你們是不是要回去了”嚴奶奶的語氣里有些不舍。
“嗯”
“再等兩天,”蘇長河打斷他閨女的話,說道,“我家里,我爸媽不是早早就退休,讓大哥二哥接班了嗎老爺子閑不住,自個兒找活干,我不放心,準備給他找個輕松點活,一個月工資也不用高,主要是有固定收入。”
嚴奶奶點頭道“你想得周到,老人家有收入,在家里腰桿子也硬些。”
要不然面對屬于壯年的兒孫,老人是處于弱勢地位的。這和直接給錢還不一樣,自己拿工資,老人就有一種被需求感。
嚴教授也問“可打聽到了要不要我在學校問問”學校也有看門的師傅。
蘇長河說“好啊,那您幫我問問,我再去其他地方打聽打聽。”
被他這一打岔,兩人也忘了剛才的不愉快。
蘇長河給蘇老爺子打聽工作是一回事,最主要的還是解決嚴憫農父子。
這兩人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上門,可見所求甚大,肯定不會那么輕易放棄,這次被他罵跑了,下回說不定還來。
到時候他遠在京城,又不能找個滴滴代罵。
還是一次性解決了吧。
蘇長河打聽了一番,這兩人巴巴地跑回來認爹認爺爺,果然是另有原因。
嚴建民已經大三了,崇洋媚外,一心想去國外留學,可惜他的成績不夠好,達不到公費留學的資格,便打起了自費的主意。
自費留學,學費、生活費,花費不小,嚴家雖然有點小錢,但想支撐起兒子幾年的花費,肯定是不夠的。
嚴憫農當年主動站出來批斗親生父親,在那個年月過得還不錯,但后來平反后,就不行了。要不是他膽子小,沒敢光明正大害人,只怕他就不是調職,而是被清算。
嚴憫農沒辦法,就想起了被他拋棄的老父母。其實當初嚴教授夫妻倆恢復工作,嚴憫農就想把爹媽認回來。
可惜嚴教授夫妻倆被傷透了心,咬口就是不答應。
嚴憫農在外面還是要臉的,被爹媽幾次拒絕,也不來討沒趣兒。
他心里想著,爹媽只有他一個兒子,現在不認他,將來遲早得認他,不管是錢還是房子,不還是他的
直到蘇長河他們的出現,老兩口待他們如子侄,嚴憫農就有點坐不住了,后來蘇長河他們去京城上學,不怎么過來,嚴憫農又安心了。
再之后就是這次,嚴建民想出國,不僅需要嚴教授夫妻倆的資金支持,還需要嚴教授的人脈。
簡而言之,就是希望老兩口出錢出力,把人供出國,而他們就勉為其難回來伏低做小,當幾天孝子賢孫。
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蘇長河想到查到的事,差點沒樂了。
他對這兩人沒有一絲半點好感,尤其是嚴憫農,身為嚴教授夫妻倆的獨子,當年怎么說也是被疼愛著長大的,結果呢
人家外人還沒批斗,你一個當兒子的,先跳出來,說“我證明,我老子就是有這種思想”。
你他喵的,當年是把胎兒扔了,才把你養大的吧
蘇長河給他倆好好安排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