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同學,你來回答一下這道問題。”
大教室里,蘇月站起來,略一沉思“當時間單位改成h后,速度和加速度的變化,分為兩種情況”
蘇月將兩種情況都各自討論了一下,講臺上的李教授一直側耳傾聽,等她回答完,李教授問其他同學“蘇月同學的回答對不對”
蘇月回答時,其他同學邊聽邊演算,眼下贊同道“對”
“嗯,回答得沒問題,蘇月同學的課本知識掌握得不錯。”李教授肯定了一句,又看向蘇月,“老師說一句題外話,作為一個學生,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學習上,不要搞什么歪門邪道,敗壞校園風氣,做學問的人要純粹、要安貧樂道。”
李教授說得語重心長,這是一堂大課,三個班一起上,教室里坐著上百個同學。如果是一般的學生,被老師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說出這樣類似批評的話,大概會當堂表演一個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然而蘇月不是一般人,主要是她之前遇到的老師,要么是和他們處得跟朋友似的,比如她上輩子的高中班主任晴姐;要么對她很寬和,比如這輩子的班主任于老師和梁校長他們。
即便是在集訓班留下赫赫威名的聞教授,也很鼓勵他們在課堂上發表不同意見。
所以,蘇月特自然地開口“老師,我不認同您的看法”
大概是沒有想到她會直接反駁,李教授驚訝了一下,蘇月看著他,認真地問“我不覺得我做的事是歪門邪道,難道做學問的人就一定要清貧嗎老師不覺得這是一種偏見嗎”
“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大家是人,又不是神仙,是人就少不了吃喝拉撒睡,現在在外面,上個公共廁所,還要五分錢呢。”
同學們發出一陣哄笑,蘇月繼續道“我們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獲得相應的報酬,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這樣不對嗎”
“老師有沒有聽過一句話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如果造導彈的一直那么清貧,以后誰還會選擇造導彈”
“老師,我覺得,國家的科研要持續發展,不能光靠科研人才的個人理想,更要靠國家的物質保障。只有科研人才實現真正的名利雙收,才會吸引更多的人從事科研,才能形成一個正向的積極的循環。”
“國家現在并不富裕,而京大是華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我們身為京大的學生,自己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一方面是給國家減輕負擔,另一方面比起科研、學術這些抽象的東西,金錢能給大眾一個更加直觀的認知,我們才大一,就能利用課外時間掙得普通工人水平的工資,不是更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
大教室里響起嗡嗡嗡的議論聲,有人認為李教授的想法是對的,人的精力有限,事情也分輕重緩急,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學成之后才能為國家發展做貢獻,而在這之中,吃點苦算什么吃苦耐勞可是值得表揚的精神。
這是一個講究犧牲,講究奉獻的時代,這樣的思想才是主流思想。
但是更多的學生還是贊同蘇月的看法,過去是大家都窮,但這兩年時不時也聽說過一兩個萬元戶的例子。別人家彩電冰箱洗衣機,自家連糧食都要算計著吃,長此以往,真的沒有別的想法嗎
為什么有的留學生學成之后,選擇留在國外不就是國外的待遇比國內好多了
他們現在還說不上學成之后的事,但是出題獲得的補貼確實讓他們手頭更加寬裕。
不是所有的學生家庭條件都好,有的學生來上學的車費都是家里賣了糧食換來的,還有的上了這么多年學,就讓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供了這么多年。本來可能還需要四年,他們才能回報家里,但有了這個方式,他們現在就能給家里寄錢。
對有的人來說,十幾二十塊可能就是吃幾頓西餐看幾場電影,但對他們來說,這筆錢能讓哥哥娶個媳婦,能讓被耽誤的姐姐妹妹有個像樣的嫁妝,甚至能讓家里多兩頭豬,多半間房。
這樣不好嗎他們并不這么認為。
坐在蘇月斜后方的楊一個女生舉起手“老師,我支持蘇月同學的看法。”
“我也支持”另一個人直接站起來道,“家里供我這么多年,只是課外時間出出題,就能讓家里日子好過點,為什么不做我不認為這是歪門邪道。”
又一個人站起來“對,我也不認為老師,我們只是利用休息時間,沒有影響學習”
同學們一個又一個地發表看法,李教授臉上溫和的笑容快掛不住了,就在這時,一個坐在第一排的男生站起來,指責蘇月。
“蘇月同學,老師身為師長,出于好心,提醒你幾句,你這樣長篇大論地反駁,是不是有些不尊師重道”
蘇月的額頭上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難道為了尊師重道,老師說啥,我都得“是是是,對對對,老師您說得都對”
蘇月看了看這人,不是他們班的,不認識,那就不用給面子了,她道“這位同學,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我完全地尊重老師,但不代表我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吧老師難道會希望自己教出來的都是人云亦云、沒有主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