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也伸出手“你好,我是蘇月。”
兩人握了握手,凌弘問了問蘇月后續的計劃,在得知她才大一時,默了默“之后可以常聯系嗎”
當然可以,他們組展示完,蘇月就聽周圍的同學們科普了凌弘的不少事跡,比如在學習大省考了省狀元,又比如才大一,就已經被某大佬帶著做實驗了。
蘇月對他還挺好奇的,她留了家里的地址和學校的電話。
她家還沒有電話,小伙伴找她,只能寫信,要么就是學校的電話或者街道的電話間,后者蘇月不太喜歡,不夠隱私。她每回和老家打電話,后面排隊的人和守著電話間的人都會豎著耳朵聽。
也不是非要偷聽,就是大家都沒有個人隱私的概念,有的人打電話時,聲音還老大了,隔著幾米遠都能聽得一清一楚。
所以每次打電話,蘇月都格外懷念上輩子的手機,哪怕最簡單的只有撥打功能的手機也好啊。
頒獎結果出來后,有人歡喜有人愁,前三名,自然是歡喜的,而像李天和,他的臉都快氣歪了。
科技賽每年都會評選出前三名,分別為冠、亞、季軍,至于其他的,再往后數十個,也有一個鼓勵獎。
但鼓勵獎是什么鼓勵,鼓勵,以資鼓勵,這不就是安慰嗎
李天和他們隊得到的就是鼓勵獎,讓李天和生氣的是,他們隊恰巧排在第四,剛好錯失前三名。
簡直就是氣煞人也
李天和自覺他拿出來的作品已經足夠優秀,為了這份作品,他爸給他開了小灶,還特地安排了兩個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輔助他。
甚至他爸還
他們做了那么多事,竟然只得了個鼓勵獎
李天和只覺得旁人都在笑話他,尤其是兩個輔助他的他爸的學生。
從臺上下來,李天和恨恨地把獎狀丟進了趙慶的懷里,瞪了兩人一眼。
趙慶和何茜對視一眼,暗暗苦笑,只盼著能早點回學校,他們的任務也算完成了。
科技賽結束,學生們各回各校,只有蘇月三人被留了下來。考慮到是三個孩子,為了安全著想,他們被安排進了科大宿舍。
而季教授也在科大,他借用了科大的實驗室,還叫來了兩個朋友,他這兩個朋友,一個是化工領域的,一個是學信息工程的。
兩人聽聞季教授沒走,還進了實驗室,第一個想法是“呵呵季老頭又突然有靈感了”
等聽說是因為一個學生作品,兩人都是我不信,除非讓我看看。
化工領域的劉教授分析完電池,問“真是學生自己做的”
他看了眼報告上的指導老師一欄,略表懷疑。
季教授推了推眼鏡“塑料薄膜記得嗎就是她做的。”他拿筆點了點蘇月的名字。
劉教授一下子就記起來了,他急道“這樣的學生就該學化學啊,學什么物理”
“她學的就是化學。”信息工程領域的祝教授比劉教授先到,他已經了解過這位小蘇同學的信息,慢悠悠地補充道,“京大化學系的學生,今年大一,暑假才得了個化學國際競賽的金牌,哦滿分得的。”
劉教授眼神一亮“哎呀好呀這位小蘇同學有沒有興趣進研究所呀”
祝教授涼涼道“人家才大一。”
“哎呀不必拘泥于這些細枝末節,國家正是缺人才的時候,她能研究出這兩樣東西,就說明她的基礎知識已經掌握得足夠了,剩下的完全可以到研究所里學嘛,研究所里那么多人,問誰不成”
“對了,小蘇同學是不是也在科大”劉教授眼珠子轉了轉,近水樓臺,可以先培養培養感情嘛,至于指導老師什么的,先忽略,忽略
季教授抬頭“老劉,別七扯八扯,叫你來是干正事的。快來算算要是用實驗室里的材料做出來,性能能提升多少”
從外面找的材料,做的還是粗糙了些,要是從實驗室里出來,蘇月同學說的幾個功能都可以試試。
就好比那個對地打擊,要是換上某些氣體或者液體,那個殺傷力才能達到秘密武器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