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食品廠的這個分房和現在大部分國營廠的分房不太一樣。
其主要就在四個字集資建房。
所謂集資建房按字面意思也能理解,就是大家一起籌集錢蓋房子唄。
實際上也大差不差,這個詞不是蘇長河首創的,后世早已存在。
按照官方解釋,集資建房就是政府、單位以及個人三方合作建房,單位及個人出錢,政府給予政策、稅費等方面的優惠,是一種針對職工的經濟適用房。
在籌集資金時,職工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全額出資或者部分出資,相應的,后期也會根據其實際出資情況擁有房屋的全部或者部分產權。
蘇長河提出來的這個集資建房在這個基礎上又進行了一定的改變。
廠里不持有房屋的部分產權,所以,職工購買,只能選擇全額出資。
但是一套房子所需要的錢不是少數,錢不夠怎么辦呢
貸款
和廠里貸款。
具體的就是,職工們付百分之二十的首付,剩下的分期按月從其工資上扣,當然,有個最低還款額,按照還款期限長短,也會加收一部分利息。
蘇月聽得瞠目結舌“這不就是商品房”
看不出來啊,她爸這是打算進軍房地產行業不過分期還款都整出來了,她爸這是不是有點奸商呀
“你那是什么眼神”蘇長河不滿地敲了敲她腦殼,這傻閨女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以為蓋房子是件簡單的事知道那塊地拿下來,花了多少錢嗎”
“多少”蘇月撓撓頭,想了想現在的物價,又想想后世動輒幾個億,不確定地猜“幾十”
在看到她爸臉上的不屑,忙改口“幾百萬”
蘇長河哼哼道“兩百七十二萬”
這個數字,放在現在,簡直不敢想象。
一人分一萬,還能產生兩百七十二個萬元戶
蘇月艱難地吞了吞口水,而龍城,這個表面面無表情的酷哥,內心全是“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聽到了什么”
相較而言,蘇月還好,畢竟經歷過后世通貨膨脹的洗禮,尤其是上輩子的娛樂圈,隨隨便便沒有幾個億投資,都不叫大制作。
她就是訝異“咱廠里這么掙錢的嗎”這才幾年呀都買得起兩百多萬的地了
差不多吧,他們廠里的銷售渠道從來就不用愁,早前和多個省市的百貨商店、供銷社就有合作,后來又借助火車上的銷售,把合作發展到了更多省市。
此外,還有展銷會認識的各大廠子的關系、給部隊的特供軍糧,以及往北邊蘇國送的貨。
最后一個,還是蘇長河去蘇國留下的線,他當初給屠格涅夫擋了一槍,怎么也不能白擋吧主要是他或者說他背后的華國真的很饞蘇國的東西。
于是他那個“馬河”的身份就保留了下來,一直維持著跟屠格涅夫之間門的聯系。往蘇國送的貨批次不多,但數量絕對不少,每次都是以火車皮為單位。
當然,屠格涅夫用來交易的往往是各種“廢銅爛鐵”,基本上一到華國境內,就被馬河的“手下”運走了,至于送哪兒去了保密。反正最后,按照售價,錢是一分不差地打廠子賬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