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一期和二期中間門留了個區域,是用來做商業街的,將來兩排門面房,出租也是一筆錢,細水長流嘛。”
蘇月徹底服了“竟然還有商業街”
“那當然你不知道咱廠里多少人嗎現在就五百多人了,按五百人算,到時候把家屬接來,一家按四口人算吧,那就是小幾千人。這么多人,衣食住行,哪樣不要消費”
這都是市場。
蘇長河說著說著還想起來了“不光出租給商戶,小區里還得留兩個地方,一個是幼兒園,另一個是社區醫院。”
醫療、教育這兩塊,永遠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事,除了幼兒園,這附近有啥學校來著也得提前接觸接觸,等員工們家屬過來,孩子的入學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蘇長河起身,拉開門,叫許家茂“家茂,盛世嘉園的概念圖還在會議室吧你幫我拿過來一下,我來補充兩點。”
許家茂身為第一助理,辦公桌就在廠長辦公室門口,他道“在,我這就去拿。”
概念圖很大,大概有一張a1紙那么大,貼在一塊木板上,木板的上邊正中間門兩側對稱的位置打了兩個孔,系著一根繩子,看得出來,剛才在會議室,大概是被懸掛著。
蘇長河接過木板,拿到辦公桌上,拿起一支鉛筆,在圖紙上補充。
蘇月湊過去看,龍城心里實在好奇,也默默跟上。
只見白紙正上方寫著四個大字“盛世嘉園”,下方就是簡易圖紙,從圖紙上能看到,中間門是一條商業街,兩側分別標著“一期”、“二期”的字樣。
每一期有十二棟樓,樓房間門錯排列,中間門穿插著樹木涼亭,以及休閑活動區。
蘇長河安排完社區醫院和幼兒園的位置,指給閨女看“到時候里面都種上果樹,一方面做綠化,另一方面,果樹多好,又開花,又能吃。”
“像這里,”他指著其中一個休閑活動區,“這里就放一些健身器材,什么單杠啊,蹬力器啊,跑步器啊,都給安排上,能玩又能鍛煉身體至于這一塊,放個滑滑梯,給小孩兒玩。涼亭里就做點石桌石凳,平時乘涼啊,下棋啊,老太太們邊擇菜邊聊天啊,都行”
“還缺啥不”蘇長河問,蘇月有模有樣地想了想,“沒有自行車棚”
“哦對,這個是得有。”現在的主要出行工具還是自行車,不像后世,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汽車,直接放地下車庫。話說,要不要整個地下車庫
蘇月對上她爸的眼神,莫名懂了他在想啥,她制止道“不用了吧條件不成熟。”
現在內地還沒有哪個地方有地下車庫,就算想整,也沒有建筑方會啊,萬一把地方給挖壞了,啥設計都白搭。
行吧,蘇長河放棄這個過于超前的想法,不搞就不搞,現在才八十年代,到汽車盛行,怎么也得一零年。那時候到現在都快三十年了,他能管到員工們前三十年的生活,后三十年可就顧不上了。
蘇月又提了一個意見“小區里的衛生咋辦呀”現在還沒有物業,“還有像是樹木的修剪維護,健身器材的維護”
“安排人啊,放心吧,只要發工資,肯定有人愿意干。”
光是員工們的家屬,人家要是跟過來,肯定沒工作呀,有個打掃衛生倒垃圾的活,別看聽著埋汰,你就看吧,只要放消息出去,說要招人,鐵定有人報名。
“那應該就不缺啥了好想快點看到房子建起來呀,”蘇月做了個向上的手勢,“嗖嗖嗖,拔地而起”
想早日看到房子的可不止蘇月一個人,凡是今兒參加會議的員工,有一個算一個都心情澎湃,久久不能平復。
這可是房子呀,當初到廠里來,誰不知道這不是國營廠,就是私人集體辦的廠
當時進來的人本身就沒工作,輪不到他們嫌棄工作,后來拿到工資,有點意外之喜,國營廠還拖欠工資呢,他們廠的工資比國營廠還高,待遇還好
這就已經值得他們慶幸了,萬萬沒想到,這才兩年呀,不,甚至不到兩年,廠里竟然要分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