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雖然也很聰明但不夠大氣的小米同學,我們迷人又可愛的老祖宗政哥兒就能干多了。
都說政哥生性多疑,那你是沒看到他有多信任蒙恬和王翦老將軍。
秦國君臣三個把話說開了,氣氛和睦不少,這會兒三個人肩并肩坐在宮殿門檻上抬頭看天幕,也不嫌棄,讓內侍擦了擦就坐了,嬴子楚則是尷尬的侍立在一側。
嬴稷一瞪眼:“什么叫不夠大氣,寡人要是真不夠大氣,能給武安君五十萬軍隊”
范雎不動聲色的翻了個白眼。
呵呵,這五十萬秦軍前幾個月都是王龁管的,白起也就帶了兩個月不到吧,你就急哄哄的讓他回來真大氣啊
白起咂咂嘴:“姓蒙啊蒙驁那小子家的”
他倒是知道蒙驁,齊國來的,一直跟在大王身邊,也算是個細致人,這些年是越發得大王喜愛,家里人的地位也是跟著水漲船高。
聽說有個叫蒙武的兒子,白起聽人說起過,大小伙子是挺不錯。
另一邊,蒙毅目不轉睛的看著天幕,臉上已經露出了笑容。
大王對他們蒙家的信任一直是最讓他們驕傲的事情。
同一片天空下,蒙恬也在看著天幕,無獨有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弟弟蒙毅,不禁會心一笑。
阿毅要是在,一定會瞎嚷嚷,大王最信任的人怎么能沒有他呢
蒙恬在心里想。
蒙恬的祖父蒙驁,父親蒙武,都是秦國的心腹忠臣,他和他的弟弟蒙毅一樣,都走在為秦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道路上。
蒙恬走的是武將路子,蒙毅走的是文臣路子,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嬴稷深情款款的一手拉住一個,對白起和范雎道:“就恰如范卿和武安君,也是一文一武,這么多年來,在朝堂之上,對寡人助益良多,也是相得益彰。”
他把兩人的手疊在一起,完全無視他們瞬間僵硬的身體,興致勃勃:“寡人相信,只要你們兩個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也定能親如兄弟,攜手同心”
范雎那常年掛在嘴邊的笑容徹底僵了。
白起眼神里隱約透著點嫌棄,看得出來很想翻白眼。
但他們都異口同聲:“王上所言極是。”
白夫人范美人:嘔
兩兄弟里面,蒙毅官至上卿,一直陪伴在秦始皇身邊,君臣親近到了什么地步蒙毅陪著陛下外出,兩個人坐一輛車,誰敢說蒙毅不得寵1
但是蒙恬就敢
秦國統一天下后,北方的匈奴是心腹大患,蒙恬于是北上鎮守長城一帶,臨行前,秦始皇給了他三十萬兵馬。
三十萬是什么概念是把韓國賣了都買不來的兵馬人數,是統一前秦國的半副身家。陛下就這么給了蒙恬,還允許他長期持有,基本上就是默認給他蒙家軍了上一個這種模式的,還是李牧的代北軍。
誰看了不得豎起大拇指:咱們政哥,真是個大氣的男人
蒙恬也沒辜負政哥的一片真情,兢兢業業為他守著北方邊境,認認真真為他調教腦抽兒子這一片心意,誰看了不說是真的
用一句詩來做個總結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蒙恬在遠方勾起嘴角:“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好句,好句啊”
為了報答國君的恩惠,揮舞著手中的利劍甘愿為國血戰到死
這不就是他的心愿與意志嗎
想必寫這首詩的人,一定也是位出色的臣子吧。
遠方的大唐,被蒙恬惦記的李賀背著行囊,在一眾人或譏諷或憐憫或憂心的目光中一步步往試院外走去,心中百感交集。2
他這會兒既惦記著為自己說話的忘年交退之兄,又痛恨著那些妒他才華放出流言的小人,寫想著想著,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先前寫給韓愈的那首雁門太守行,不由得心中冷笑一聲。
見鬼的報君黃金臺上意,見鬼的提攜玉龍為君死他遇到的可不是廣招賢士的燕昭王,而是唐憲宗這個不孝的棒槌3
唉,要是太宗陛下還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