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被流放的趙廷美憂悸成疾、郁結于心,去世。
與此同時,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這個曾經深受他父親喜愛的孩子,因為叔叔的死,徹底陷入了瘋狂。
因為瘋病,他被廢為庶人。
看到這里,趙家三兄弟皆陷入了沉默。
最后還是趙廷美打破了沉默“人家呂布,專捅義父。”
他嘲諷的看著趙光義:“你這個呂布轉世,專捅兄弟侄子也挺厲害的啊。”
季馳光感慨:“要不怎么說趙光義毒呢”
鐵拳鐵腕鐵石心腸,敢說趙光義不夠鐵
侄兒折了兩個,兄弟折了兩個,連兒子也折了一個。
絕命毒師,實至名歸。
季馳光清清嗓子:“除了我們提到的那些問題,趙光義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非常善于用自己外行的身份去指導內行。”
趙光義:“”
季馳光臉上掛著迷之微笑:“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家伙又干什么了吧。”
天幕上,皇帝趙光義冥思苦想許久,看起來頗為苦惱。
最后,他一拍桌子:“朕就知道,這些戰爭贏不了一定是因為將領們的問題”
所有人:“”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所以這明顯是個軍事白癡的家伙到底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
趙光義來回踱步,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心里有了主意:“朕要將從中御”
什么意思
很簡單,趙光義把軍權一分為三了。
樞密院可以調派軍隊,但是不能統轄管理。三衙掌管軍隊,但是不能調派人事。
最高軍事指揮權,只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
換而言之,權力一分為三,分別落在樞密院、三衙和皇帝手上。
這樣的權力運行方式也讓一些皇帝眼前一亮。
“從某種意義上,這種方式確實是很不錯不用考慮臣子們擁兵自重的問題。”
嬴政思索。
但是問題也很大。
首先就是
“皇帝不可能永遠坐鎮前線,那他怎么調兵遣將”
而且,皇帝也未必會打仗啊
這個問題問的好。
趙光義為大家做出了完美解答他先是在戰爭爆發前研究好情況,然后制訂策略,命人送到前線,再派監軍負責管理。
完美
趙光義美滋滋的去實行自己的計劃了。
皇帝和將領們卻沉默了。
不是
你對自己的軍事水平是不是沒什么數
人不能,至少不應該
就你這個上了戰場只能坐驢車跑路的水平你來指導打仗
勇氣可嘉啊
嬴政沒忍住:“這宋朝這么久還沒有亡國真是個奇跡。”
這段時間聽下來他們也算大致有了個數。
除了他們大秦和三國這種特殊案例以外,兩百年以下的王朝主播從來不講。
這宋朝這么被折騰,居然也能撐幾百年嗎
趙光義那份讓人窒息的計劃居然還就這么真的順順利利的實行下去了。
每次要出點意外的時候,總有這么幾個忠心之士站出來,本著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的原則,自發靈活的解決了問題。
所以居然還真沒出什么大亂子
天幕上的趙光義可得意了。
他甚至還笑著對臣子說:“朕每出兵攻伐,意頗精密,將兵之人丁寧諭之,不聽者多至敗事。”
唉,朕每次用兵之前,都幫將領們打算好了,可惜還是有人不聽,所以他們每次都失敗了。
將領們:
陛下,您還挺自信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