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
大可不必。
季馳光:“如果說九五的愛情是勢均力敵,是惺惺相惜,是并肩作戰。”
“那趙恒和劉娥的愛情,就是利益和情感相互交織。”
“兩人有感情,但是摻水量比九五要高。”
“趙禎年幼,必須有太后攝政照顧,但是這個人不是非劉娥不可,還有同樣聰明的楊妃,她同樣也是趙禎的養母,而且和趙禎的關系更親近。”
“但是趙恒還是選擇了劉娥,還是讓她當上了太后。”
“可這也不妨礙他手段頻出,壓制劉娥的權力。”
“為了制衡劉娥,趙恒留下了一堆顧命大臣,還把后宮的楊妃連提三級,前朝后宮都留下了可以制約劉娥的人。”
劉娥嘲諷的笑了一聲。
季馳光“這也導致了劉娥無法稱帝的第二個原因虎視眈眈的士大夫們。”
“我一直都覺得,大宋是一個集各方面神奇于一身的朝代。”
“這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文抑武的朝代。但它依舊是一個文臣輩出,武將不斷的時代。”
“這個時代總有無用的皇帝,但幾乎每代都能有一位或者幾位的救世能臣。”
“這個時代,對女性的打壓不斷,但是見了鬼的十八位皇帝,它居然有九位攝政太后”
雨翊凌瀾:或者說是十位,劉娥去世以后,她留下的遺詔中,說是要讓宋真宗的第五位皇后宋仁宗的另一位養母楊皇后攝政,但是大宋的宰相們認為沒這個必要,畢竟宋仁宗已經成
年,
就沒公布,
要不然應該是十位。
觀眾們只想吐槽這些奇奇怪怪的現象,皇帝們卻發現了不對勁。
“這個大宋政局是不是不太穩啊”
或許是幼子登基為多
要不然無法解釋這么一個拼命提防著太后的時代,居然還會出那么多位攝政太后。
季馳光:“要說士大夫對太后們有多提防就不得不提趙恒剛死的時候,起草詔書那件事情了。”
趙恒:“”
等等,我都死了,為什么我的詔書還有問題
趙匡胤沉吟,半晌,他道:“你那句話,軍國事兼權取皇太后處分,恐怕會被改了。”
趙恒:“啊”
他到底是后來能在趙光義的一眾兒子里脫穎而出的人,很快就反應過來。
“二伯是說,他們可能在我的遺詔上做文章”
趙恒不敢置信,聲音抬高了八個調。
特么的,誰給他們的膽子
他前腳才剛走,他們后腳就敢欺負他的皇后
而且很可能還是在他的靈堂前干的
信不信他半夜爬出來去找他們算賬啊混賬
季馳光:“眾所周知,皇帝命令和圣旨是兩回事。”
“很多時候,為了保證官方性和權威性,皇帝需要一些專門幫他潤色圣旨的大臣。”
“例如我們熟悉的上官婉兒,就曾經負責起草詔書。”
“而這些人一般也兼職了書寫的任務。”
“就是在這么一件事上,士大夫們對劉娥的防備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