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房奴
從來沒有房子煩惱的嬴政笑道:“倒是個新鮮詞兒。”
蘇轍自己也有些茫然:“此意何解”
季馳光:“眾所周知,京城居,大不易。”
“雖然,我們跟蘇轍所在年代隔了幾百年,但是有一點都是一樣的國家首都的物價真的都很高。”
“唐代的時候,杜甫和妻兒分隔兩地,需要跋山涉水才能夠見上一面。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詩圣需要尋求自己的夢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京城的物價太高,當時只是個小官的杜甫養活自己都困難,更別說是妻子和兒女了。”
此時還算年輕的杜甫有些慚愧的低下頭。
季馳光:“而在國人的血液里,似乎都有一種鄉土情懷,我們需要一個能證明我們的家存在的東西房子由此成為了很多都想要擁有的物品。”
“但是,買房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管是在哪個時代。”
行八行四的福氣:山一樣的房貸壓得我流下痛苦的淚水落淚。
季馳光感同身受的抹了一把眼淚:“然而,最讓人崩潰的是宋朝的房價居然是歷朝歷代公認最高的。”
趙匡胤哥幾個面面相覷。
趙匡胤遲疑:“我們大宋的房子價格很高嗎”
從來沒有自己花錢買過房子的趙光義也疑惑,非常沒有ac數的回答:“沒吧,每個朝代不都這個價嗎我們大宋還能高出多少”
季馳光面無表情的舉例:“根據清代的史料研究,漢朝的一個二線城市的房價大約在一萬錢到九萬錢之間上下波動。而當時一個佐史的年工資,將近一萬錢,屬于辛辛苦苦攢一年,能買得起一個老破小的程度。”
二鳳:一年就能買一間屋這是什么天堂
柒夏:給我發定位,我立刻買空這一片的房子
雨翊凌瀾:漢代的房子好像是有限購政策的,再加上那個時候人口沒有這么多,所以價格才會相對低廉。
季馳光:“如果說漢朝的房子是努努力就能買上,那唐代的房子價格就沒有這么友好了。”
“或者說,盛唐的時候的房價還算比較友好,但是,等到安史之亂過去,整個帝國被掏空,物價飛漲,房子價格也跟著飆升。”
“韓愈就有一首詩,名為示兒,其中有一句辛勤三十年,以此有屋廬,道盡了買房的辛苦。”
“韓愈的官位不低,雖然他前后上下波動比較厲害,但是也曾做到過高官,最高光的時候,甚至官至吏部侍郎,相當于今天的中央人事部副部長,即使是這樣的人,在首都長安買房也用了整整三十年。”
花好月圓人壽:為什么就算是大宋篇,也處處有李隆基的影子特么的,聽到安史之亂就心率紊亂,又想罵李隆基了
老虎愛吃綠豆糕:淡定點姐妹,換個方向
想,
蘇軾篇過去之后估計就是靖康之恥了李隆基的事兒雖然也很嚴重,
但好歹當時已經氣過一次了,現在多回憶回憶,給自己適應一下,免得碰見雪鄉二傻的時候直接被氣厥過去。
李隆基:“”
他已經被罵習慣了,眼神都不帶動的,直接面不改色的繼續吃吃喝喝。
再說了,這不是馬上就有什么完顏三父子來和他作伴了嗎
李隆基已經能苦中作樂的靠著想象那三個人到時候會被罵成什么狗樣來舒緩自己的心情了。
季馳光:“咳,話說現在的重點不是李隆基來著然后,讓我們來對比一下宋代的情況。”
“宋代房價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口多,人口越發密集,對房屋的需求也就更大,而開封,作為大宋的皇城,人口極盛時達到整整一百五十余萬,而皇城的大小卻只有三十余平方公里。”
“當然,也有一些考據者聲稱,挖出來的汴京城,其實僅僅只有四平方公里多一點的面積,人口頂多只有三十來萬,不過考慮到采用這種說法的人比較少,我們還是采用前一種說法來計算。”
瀟湘水斷:這數值多少有點過分了,大慫雖然挫了點兒,但是應該還不至于挫成這個地步。
季馳光:“人口數量的急劇增多,導致了房價的越發上漲,宋朝前期的文人王禹偁,在講到當時首都的地價的時候,就說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
“用寸土寸金這個詞來形容,絕不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