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宗室每年大概都可以領到兩百到八百石的俸祿,具體多少要根據他們的爵位等級決定。”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
怎么那么少
他明明記得自己定下的標準不是這個。
按照他現在定的標準來看,僅僅只是郡王,每年就能領到米六千石、錢二千八百貫。
未來這個俸祿簡直打了個骨折
親王都只有八百,那郡王呢
難不成就只有六百石了嗎
這哪里夠呢
朱元璋不滿意,他太不滿意了。
標兒的后代哦不,老四的后代怎么這么摳
居然敢不聽他的祖訓,直接貿然把子孫后代的福利取消成這樣
朱元璋不滿的眼神瞬間望向了朱棣:“老四,你怎么教的子孫”
朱棣:“”
他震驚的指了指自己“爹,你問我”
不是,爹,你是不是搞錯了什么
我連我未來自己究竟有沒有造反我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我怎么教的
“就是就是,”他的幾個兄弟也很不滿,自己未來領到的錢怎么少了這么多,“都是好兄弟,老四,你怎么還把我們的米糧給收回去那么多大家還是不是兄弟了”
一瞬間被千夫所指的朱棣:我冤啊
他什么都不知道,為什么要給未來的自己背鍋
而且,你們怎么知道這就是我干的
好在,季馳光很快還了他清白。
“別看這個數字好像很高的樣子,”季馳光嘆氣惆悵,“據說,朱元璋剛剛定下這個制度的時候,給的標準更高,差不多是現在標準的十倍。只不過,他晚年大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把這一標準重新降低到原先十分之一的水準。”
剛剛還在指責兒子的朱元璋:“”
瓏夏:這肯定得降低呀,后面這個標準都已經快讓百姓發瘋了,要是按照前面這個標準來,這百姓還能有活路嗎
小葡籽:都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前朝這么多朝代下來,宗室制度難道就不能學習借鑒嗎結果最后到明末的時候,中央財政養這幫王爺都快直接虧空到死了,皇帝都沒飯吃,還得從口袋里扣錢給這些王爺發錢。
季馳光攤了攤手:“唐朝的話,因為他們是隴西李氏的后裔,所以家族人口本來就很多,遠方親戚多到數不勝數,以至于唐朝好幾個有名的李姓詩人,大多都跟唐朝皇室有關系。”
“為了避免陷入宗室人口過于龐大的境地,唐朝采用的是降等,五代以后你就跟皇室沒有關系了,所以看著人口多,但實際上過了很多年還是那幫人,甚至還可能因為政變,一次性帶走一票人。”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別看李賀和李商隱都和宗室沾親帶故,但他們的血緣關系太遠了,生活依然窮困潦倒。
花好月圓人壽:我們大唐皇室不養廢人能夠活下來的都是政斗精英
九五是真的:阿武真的是為唐朝宗室人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朝宗室:放屁
季馳光:“至于宋朝宋朝宗室的低,一般情況下給爵位不會給太高,需要一級一級慢慢往上爬,所以花的錢少一些。”
“再加上他們雖然也是跟明朝一樣采取全部奉養的政策,但是宋朝吧它沒能撐太久啊。”
明朝撐了整整兩百七十多年,兩百七十多年繁衍的人口當然多。
但宋朝北宋只堅持了一百五十年左右,靖康之變這
一波人全部白給,南宋的時間更短,宗室人口更發展不起來,經濟壓力當然就沒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