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
爹,這種問題你別問我,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這個人那么傻。
他爹當初造反,身邊就八百個親衛,和朝廷兵力對比差距極其懸殊。
而他爹之所以造反,還是因為不造反絕對沒有活路,造反還能搏一搏出路,所以才走上了這條路。
他呢
他覺得自己的勝算應該比親爹還要小
別看他爹反對朱允炆的時候那么義正辭嚴,還特別好心的恢復了幾個王叔的
爵位,但實際上,作為親兒子,朱高煦一直都知道,親爹也是想著要削藩的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夠容許自己的國土上存在著這么一股不屬于自己的強大力量。
而親爹如果削藩,力度恐怕也不會比朱允炆小到哪里去。
換句話說,那個時候的自己,可能連八百個衛兵都沒有,可憐到寒酸。
朱高煦:啊,另一個“我”
,你為什么會腦子有病到想要造反呢
野心膨脹到難以抑制的時候,你看看手底下的這點人啊
只要你理智一點的看一眼,你就會知道這點人根本派不上任何用場
誰家王爺造反就靠這么點人啊
可惜,年輕版朱高煦的想法沒辦法傳遞到中年版的他那里,于是,悲劇發生了。
季馳光:“大軍迅速的平定了叛亂,朱瞻基這一次依舊給了這個王叔一個面子,沒有殺他,只是將他廢為庶人,削爵囚禁。”
永樂帝:行吧,他對連番作妖的老一已經沒有絲毫的同情之心了,作為父親的底線就是只要給老一留口氣就行了。
季馳光:“但是,漢王依舊不滿足,面對好心來探望他的侄兒,甚至直接將他絆倒讓他當眾出丑。”
永樂帝:
拿什么拯救你呢我的作死兒子。
季馳光聳了聳肩“最終,漢王殿下和他隔房的未來后輩福王達成了一道共同的成就同為菜肴。”
“朱瞻基把他扣在銅缸之中,然后,燃起了炭火。”
叔侄相殘
永樂帝痛苦的嘆了口氣,身形一晃。
“四哥”
徐皇后大驚,趕緊上前扶住他。
好在永樂帝在第一時間就扶住了桌子,站穩了身體,對著擔憂的妻子搖了搖頭,示意自己沒事。
他神色復雜的看著這個自己曾經那么疼愛的兒子,深深喟嘆:“是朕錯了。”
一開始就不該這么猶豫的。
歷史上這么多前車之鑒,全都被他拋之于腦后,要不是他躊躇不決,也不至于讓老一老三生出不該有的念頭,甚至還想著跟他一樣來一場改朝換代。
永樂帝下定了決心:“你們兩個,明天朕就給你們封藩王,半個月內,你們就去就藩。”
朱高煦和朱高燧大驚失色:“爹”
要是離開中央,那不就徹底無望爭奪太子之位了嗎
嗯這兩個人現在居然還覺得他們還有希望。
永樂帝是永遠的行動派,直接不給兩個兒子垂死掙扎的機會,當即就到案前,由徐皇后研墨,自己親自寫了一道圣旨,把兩個兒子的封號擬好,再把封地定下來,只等過會兒天幕直播一結束,他就把這道圣旨發出去。
寫完圣旨,他那顆懸著的心總算也放了下來總算下定決心了,以后也不用再考慮太子之位該給誰的問題了。
心思一定,永樂帝渾身舒坦不少,語氣也和緩下來:“你們多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