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聽主播的意思,這個什么王振似乎還不是什么好東西。
朱祁鎮聽出祖宗嘴里對他的王先生的不以為然,連忙幫著解釋:“高祖父,先生待我極好,而且他通曉經書,曾經還中過舉人,父親也喜歡他,讓他給我做東宮局郎。”
所以,別瞧不起他的王先生啊。
朱元璋:“”
他強忍著把眼前的傻子打一頓的沖動,一字一句的問:“你是傻嗎沒看出他其實所圖頗大嗎”
朱祁鎮:“”
有什么所圖
他的先生難道不一直都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大忠臣嗎
朱元璋看著對方這張迷茫的臉,深刻懷疑老四家這個孫子跟曾孫子都是傻子吧他們也不想想,一個正經的舉人,為什么好端端的要進宮當宦官不是腦子有病,就是所圖頗大。
不是朱元璋看不起宦官,實在是如今的風氣就是如此。
宦官自古以來就難入人的眼,天生就矮人一頭,自古以來,能夠有一個好名聲的宦官,少之又少。
即使出了鄭和那樣的人才,到朱祁鎮在位的時候,對宦官的歧視應該也不會好轉多少。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堅持要進宮當宦官的王振,就實在可疑了。
朱祁鎮:“”
看著眼前這個還是滿頭問號的傻子,朱元璋的暴脾氣都快克制不住了,他咬牙:“你沒給那個王振很大權力吧”
朱祁鎮心虛的低下頭:“大概”
朱元璋:“”
行吧,應該是給了。
朱祁鎮這個家伙是真的蠢啊
季馳光:“太皇太后去世的時候,朱祁鎮已經是個十六歲的少年了,這個時候的少年朱祁鎮一腔熱血,雄心壯志的想要干出一番大事業。”
“在對北地民族的態度上,朱祁鎮不同于父親和祖父的消極防守姿態,在他在位期間,正統九年之前曾經有過三次北伐,基本都以勝利告終。”
“韃靼和兀良哈的勢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再無力反抗大明王朝。”
隰有荷華:本來覺得朱祁鎮居然有軍功還震驚了一秒,一看時間太皇太后在正統八年去世,換句話說,這些功勞四舍五入,跟朱祁鎮本人其實沒有一毛錢關系。
祖
宗庇佑的福澤:這不正好嗎要是真跟朱祁鎮扯上關系了,
那還能贏嗎不過為什么只解決了兩個還有一個最麻煩的瓦剌呢
瀟湘水斷:完了救命,
為什么不能順便把瓦剌一塊兒收拾了留下這么一個隱患,看起來不是什么大麻煩,但是架不住朱祁鎮這狗東西會發瘋啊
朱瞻基正高興呢,他兒子在位期間對外作戰情況看樣子還挺順利的,就看到了天幕上這一長串文字。
朱瞻基皺了皺眉頭,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心底難免有些不高興。
哪有這樣說喪氣話的
這頭才收拾了韃靼和兀良哈,蒙元三個部落僅剩下瓦剌,雖說是棘手了點,但不是什么大麻煩,想必很快就能解決。
這還沒開打呢,怎么就知道他們一定會輸
朱瞻基本人倒是對他的兒子很有信心,但是這份信心很快就被主播一句話打沉了。
季馳光:“是的,就像大家說的那樣,如果正統一朝的武將,知道后面朱祁鎮會整出這么多幺蛾子,那他們就算是拼了命,也會把瓦剌打到滅族。”
“而瓦剌之所以會和大明鬧翻,導火索在于朝貢。”
“當時的大明,面對外來的朝貢者都是奉行厚賞的態度。換句話說,不管大明從那些人身上得到了多少,他們都會重重的加以賞賜,以彰顯天朝上國的氣度。”
“瓦剌的太師也先,就抓住了這個漏洞,大肆從中漁利,考慮到大明是按照人頭來派賞,也先甚至有一次一口氣報了三千使者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