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于謙離開了皇宮。
朱祁鈺是皇帝,沒法跟著他到最前線去指揮作戰要是他敢這么做,絕對會有一幫文武百官跪下來求他別鬧。
但他同樣為這一場戰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將最高指揮權交給了于謙。
于謙在皇帝的一力支持下,獲得了“提督各營軍馬”的大權,且面對各路兵馬將領,皆有先斬后奏的權力。
可以說,朱祁鈺已經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給了于謙。
于謙走出皇宮,正好對上了石亨等人的臉。
朱祁鈺看到這個人,不禁在心中微微嘆息。
石亨曾經跟著朱祁鎮一起去討伐瓦剌,只不過他命好,雖然也遭遇兵敗,但是至少活著逃回來了。
朱祁鈺和于謙考慮到當時正是用人之際,并沒有對他做出什么處罰,而是叫他將功折罪。
于謙出于欣賞,甚至還舉薦這人做了右都督,封為武清伯,掌管五軍大營。
朱祁鈺以為這就夠了,只是他忘了,人心的欲望是沒有終點的。
至少石亨覺得不夠。
朱祁鈺信任他,以為這是自己的忠心臣子,所以病重之后,叫他守在自己的病榻前,保障自己的安全。
卻不曾想,石亨見他病弱無力,又想到他膝下并無子嗣,擔心以后政權回到朱祁鎮的手中,自己這個景泰重臣會難過,就決定提前向南宮里的朱祁鎮示好。
奪門之變總共有三位功臣,他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世事無常。
不過,現在,這個人已經被朱祁鈺關進大牢了。
天幕上。
石亨看見于謙從皇宮中走出來,臉上一喜,迎上去問:“于公,我等該如何安排”
于謙打量過這些人,心里已經有了底:“城門共有九扇,石亨都督、陶瑾都督,還有高禮、孫鏜幾位將軍各守一扇門。”
他沉吟片刻:“這九扇門中,德勝門最重要,歷來遭遇戰事,我大明都是自德勝門出兵,永樂皇帝北征,也是從這里離開的。瓦剌軍隊要是想最大限度的折辱我們,就一定會先從這一扇門入手石都督,我與你共守德勝門。”
石亨重重的點了點頭:“于公,你我共守,寧死不降。”
朱祁鈺看著天幕上那個正氣凜然的石亨,心情復雜,在心中沉沉的嘆了口氣。
緊張的部署過后,沒過多久,瓦剌逼近了京城。
即使已經被于謙打敗了先鋒部隊,也先也依舊傲慢的認為自己一定會勝利。
他望著那高大的城墻,一雙眼睛銳利得像鷹一樣,心中火熱。
他仿佛已經能夠透過那牢不可摧的城墻,看到在皇宮中坐立難安的皇帝這可是大明的都城啊,要是能攻破這座城池,活捉里面的皇帝,他也先,從此就是要名揚天下的人物
也先瞇著眼睛打量著城墻上那個一身戎裝的男人,本以為對方會嚇得腿軟臉白,卻不想
那個人毫不畏懼,而是神色平靜的與他對視著。
正是于謙。
雖然已經決定好要守著德勝門,但是,在開戰之前,他還是決定上來觀察戰況。
也先沒在那一眼中占到什么便宜,也沒生氣,而是咧開嘴笑了笑:漢人居然也是有硬骨頭的嗎
他側了側頭:“你認識這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