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貞兒被季馳光的話驚得條件反射性的后仰。
她和那個朱佑樘關系好
天上這女人別是昨天晚上沒睡醒吧
雖然,朱佑樘在對方的描述中,沒有對她干過什么明面上的惡事,但是光憑對方是周太后養大的這一點,萬貞兒就覺得自己跟他絕對合不來。
他們兩個天性就不對頭
季馳光:“另外,能夠佐證萬貴妃其實是清白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在憲宗實錄中,沒有對萬貴妃作惡的直接記載。”
“憲宗實錄大家可能聽著比較陌生,但是,這本書其實也是官方認定的史書之一,而且,在現存的官方史書中,這本書距離萬貴妃所在的年代最為接近。”
“雖然,在這本書里,對萬貴妃也是持否定的態度,畢竟誰叫她后宮獨寵,又比皇帝年紀要大這么多呢,雖然她本人可能沒有做什么,但是有些事情是原罪。”
“但是相比于明史的徹頭徹尾的否定,這本書要稍微客觀一點。”
朱壽:我覺得最好笑的地方就是,他們居然還說萬貴妃隨意提拔外戚真要計較起來,萬家人可是都是很老實的。
季馳光肯定了他的說法:“沒錯,萬家人可以說是表現最優異的明朝外戚之一。”
“萬貴妃之所以進宮,是因為父親萬貴犯了罪,擔心這個年幼的女兒日后無所依靠,所以就托人把她送進了宮,雖然宮里的日子可能過得苦一點,但是至少萬貞兒拿上了國家的鐵飯碗,總比在外面被逼死餓死要強。”
在當時那個貞潔牌坊流行的年代,萬老爹已經算是萬中無一的絕世好爹了。
“明實錄中記載,萬貴每受重賞,輒憂形于色,他并不因為女兒做了貴妃就驕傲自滿,反而時時告誡家里人,一定要謙虛謹慎做事,并且認為這份富貴榮華是虛的,指不定哪天就要收回去,所以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以謙遜的態度對待別人。”
朱元璋雖然仍然對這門親事的年齡差距耿耿于懷,持著無語凝噎的態度,但是對于萬老爹的態度,他還是非常肯定的。
“能有這番覺悟的人可不多了。”
朱元璋感慨。
要不是他女兒的年齡實在是讓他老朱張不了這個口,朱元璋其實挺樂意跟這樣清醒的人家結親家的。
至少不用擔心老丈人拎不清。
季馳光:“萬貴妃其實有不少兄弟,其中萬喜、萬通在錦衣衛當值,但是其實都只是虛職,并沒有干涉朝廷的權力,是朱見深擔心萬貴妃臉上不好看,所以幫她家里兄弟謀的一個閑職。”
“她還有一個兄弟叫萬達,這個更離譜,身上連個虛職都沒有,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士兵,半點官職沒有,比另外兩個兄弟還要不如。”
雨翊凌瀾:明朝最佳外戚居然是傳說中大肆網羅黨羽的萬貴妃的家里人嗎筷子嚇掉
季馳光攤了攤手:“只能說正史把他們兩個
黑得太厲害了,甚至都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了。而且,說實話,我當時在發現我的認知存在錯誤之后,很認真的去搜索了一下原因,結果追根溯源以后,我發現明史,其實說是野史也可以的。”
瀟湘水斷:這不是官方認可的正版史書嗎
季馳光:“據說,明史的編纂官之一的毛奇齡,曾經還寫過另外一本書,名為勝朝彤史拾遺記,而明史當中關于萬貴妃的這一段,和勝朝彤史拾遺記里面的記載哼哼,不能說毫不相干,只能說一模一樣。”
可見,這兩本書已經不是借鑒參考的問題了,而是直接上克隆技術了
“而這本勝朝彤史拾遺記的考究出處,則是在隆慶年間成書的谷山筆麈。”
“至于谷山筆麈,這本書則是當年的禮部尚書于慎行,根據一個從宮里出來的老太監的口述整理所得順便插一句嘴,這位老太監雖然也是個宮里人,但是人家的生活年代,跟萬貴妃所在的年代已經相隔了一百多年。”
“都說三人成虎,這謠言加工又加工,再經過一百多年的發酵,等傳到老太監的耳朵里的時候,估計已經不止三百個人了,最起碼能傳出一百只老虎來。”
“更何況,文官們總要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進行添減夸張,于是,本來就不太良好的萬貴妃的形象就越來越糟糕,甚至逐漸向著妖魔化的方向發展。”
萬貞兒的臉色已經黑到快不能看了。
她后牙槽咬得嘎嘎響。
所以,就因為這該死的三人成虎,她背了幾百年的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