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馳光:“朱翊鈞一開始對張居正言聽計從,他深知,年幼的自己只能夠依附著面前這個人,于是對于張居正的改革行動,他非但不阻止,反而大力支持,并且多次召見他來商議國事,增加了張居正在朝臣們心中的權威性。”
朱元璋不禁欣慰:不錯。
才是個十歲的孩子,他老朱也不指望他能有多天才神童,至少站在旁邊多學著點兒,別拖后腿就夠了。
現在看起來,這個叫朱翊鈞的孩子做得就很好。
朱元璋還感慨地拍了拍張居正的手:“咱還擔心那小皇帝長大以后會對你不敬,現在看來,應該沒什么問題了。你日后要改革,就放心大膽的改,后頭還有咱這皇帝子孫給你兜著呢。”
張居正也笑著點頭,眼睛亮得很:他就知道自己的選擇不會錯。
他一準兒能遇上一位明君。
這樣,就算他把其他人得罪狠了,也不用擔心自己故去之后,孤苦無依的家人們會遭遇什么了。
季馳光:“一開始,朱翊鈞很懂得放權的道理,他知道自己年紀小,不能服眾,于是就把自己宮內的權柄交給了司禮監的馮太監,將宮外的大權全部托付給了張居正。”
“朱翊鈞甚至常常以先生來稱呼張居正,從不直呼其名,對他非常尊重。”
諸葛亮等人眉宇間也掛上了笑意:不錯,有他們家少主的可靠風采。
不指望你能干點什么事兒,但至少別拖后腿。
現在看來,朱翊鈞這腿部掛件的職務干得還挺不錯的。
值得表揚。
但是,轉折很快來了。
季馳光:“萬歷十年,一代內閣首輔張居正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朱元璋愣了一下,他掐著手指算了算,還真的,沒仔細算過,還真沒發現,張居正居然都已經快六十歲了。
確實是個老人了。
季馳光:“他才只有五十八歲,或許作為一個古人而言,他已經并不年輕了,但是作為一個能夠讓大明王朝續命無數年的人,我們都真
切的希望他能夠活下去。”
轎子里坐著的張居正一號眼睛一動,眼中流露出了笑意。
他笑道:“那倒也不必,咱可不打算活個千秋萬代,能讓大明過好日子,也就心滿意足了。”
十年時間,夠了。
他要是再掌權個幾年,怕是就要扎人眼了。
更何況
張居正無聲無息的捶了捶自己的肩膀。
這些年高強度的工作下來,他也實在有些累了,時常覺得力不從心,想要好好休息休息。
年輕版本的張居正一號也用力的點著頭:能做到這一步,已經超出了他原本的預估,夠了,五十八歲,不虧了。
季馳光摩挲著下巴,感慨:“張居正是什么人呢”
“有人說他是竊取皇權的奸賊,將皇帝推到一邊,自己睡在龍床之上。”
朱翊鈞的臉氣得通紅。
“也有人說他是鞠躬盡瘁的國士,一生兢兢業業,只為大明的富強。”
“我只知道,張居正是那個看見了朝堂中的黑暗,但卻一定要捧起一束光的人。”
“他見過夏言和嚴嵩的爭斗不休,也見過老師的獨善其身,他曾憤怒于官員們的鼠目寸光,也曾憎恨于自己的無能為力。”
“所以,當時年輕的他選擇暫時離開了朝廷。”
“但他最終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