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本來想開口嘲諷些什么的,但是聽著上頭血淋淋的一條人命,大抵也知道自己理虧,冷哼了一聲,別過頭去,懶得搭理這兩個人。
季馳光:“張居正的次子張嗣修,他稍微好一點,史書中并沒有明確記載對方有沒有經歷過刑罰,只說他被皇帝發配了寒苦之地。”
雖然過得可能不好,但至少留了一條命下來。
總比他的大哥要好。
“三子張懋修這個人是張居正,六個孩子中學問天賦最高的一個,曾經高中狀元,當初,兄
長死后不久,他也受不住了,先是投井自殺,失敗之后又試圖絕食,結果也失敗了,最終跟二哥一塊兒發配。”
:heihei
:
:dquo”
“這個最小的孩子,在這場災難發生的時候才只有十五歲,大概也是因為年紀小,再加上他父親的好友李幼滋也確實愿意為了他跟皇帝往死里杠,所以小皇帝最終放了他一條生路,讓他做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平民,安安穩穩的過了一輩子。”
張居正聽完了自己幾個孩子的遭遇,原本緊繃的肩膀也終于放松了下來,他不留痕跡的吐出胸口的悶氣,原本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李幼滋,那是他的同鄉,他們之間的關系上算親近,但不是特別好,沒想到在這種時候,對方會站出來,接下這個爛攤子,幫他保住自己的幼子。
張居正自嘲的看了一眼皇帝,在對方還沒有發現之前,又重新垂下了眼。
果然,真正的親近不是浮于表面的。
灼灼:最可氣的就是這幾個人了,張家人是什么絕世冤種啊要是換了我,我估計直接扛起造反的大旗,絕對不給這些辜負了我們家的皇帝們一點好果子吃,可張家人呢他們可真是踐行了皇帝虐我千百遍,我待皇帝如初戀的宗旨啊
連翹:別提了尤其是那個逃難的老五,萬歷皇帝都害得他一輩子居無定所,全家倒霉了,結果起義軍隊找到他,希望他能夠出來擔任官職的時候,老五居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甚至還留下一首絕命詩自殺你逃亡了半輩子都沒有自殺誒,你現在為了明朝皇帝自殺我覺得樂山大佛應該為你退位,這個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到底是怎么抓上去的個人思想品德水平居然這么高
季馳光沉沉的嘆了口氣:“別看后頭萬歷皇帝沒有繼續殺人,但那是因為當時的老張家已經死了十幾口人了,再加上張居正也確實有些門生故交在朝中發力,他怕引起眾怒,才沒有真的動手。”
“以申時行為首的內閣大學士,在聽聞張家發生的慘案之后,領著文武百官一起上書給皇帝,請求皇帝饒他們家一命畢竟,張居正的行事作風,大家都看在眼里,這樣的人皇帝都不放過,實在是叫人不免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
李太后胸口劇烈的
起伏著,她看著自己毫無悔過之心的兒子,突然冷笑:“你以為,你抄了張公和馮保的家,你就真是君臨天下的皇帝了嗎”
就她兒子這嫩瓜秧子的手段,要不是后頭跟著兩個老門神,司禮監和內閣一左一右的鎮著場子,誰會給他面子
她的丈夫難道就不是皇帝嗎
可又有幾個人愿意給隆慶皇帝面子
李太后還是有幾分見識的,她知道皇帝此舉會帶來的后果,更清楚此后怕是沒什么人愿意真的效忠于她兒子了,畢竟連張居正這樣的忠臣都會被滿門流放。
她絕望的閉上了眼睛,喃喃道:“錯了,都錯了你可真是個傻子誰會愿意效忠你這樣一個薄情寡恩的皇帝”
而天空中的那個女人的說法,也驗證了她的猜測。
季馳光:“后來史學家都說明朝實亡于萬歷,說的大概就是這件事情吧。”
“張居正為國操勞一生,兢兢業業,最終將自己累倒,可他的后代呢朝不保夕,如履薄冰,一步踏錯,便是滿門流放的下場,在這樣的情況下,誰又敢真的對皇帝獻上忠誠呢”
“再往前數,還有于謙。于謙之死,寒了大半明臣的心,誰不知道于謙冤枉,誰也不知道于謙沒有任何錯處可僅僅因為皇帝需要,朱祁鎮就能毫不猶豫的將他推出去斬首。”
“天下皆知的忠臣是這般下場,皇帝口中最敬重的老師是這般下場,誰還敢相信明朝皇帝的那張嘴呢”
要季馳光說,明朝的皇帝可憐又可恨部分人。
畢竟忠心的文官都被殺了,剩下的文官也不敢效忠了。
朱元璋一張臉紅得厲害,直接紅到了脖子根。
不光是他,他們家的其他子孫也都是如此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