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到了明朝的中后期,藩王們幾乎只剩下拖后腿的作用,但是在明朝前期的九塞王,權力可是很大的。
袁崇煥一個人就能頂他們兄弟九人,可見此人的厲害。
然后他就被殺了
要不是先前朱由檢給永樂帝的印象非常良好,永樂帝都想罵他腦抽。
這么個優秀武將擺在跟前,不好好用也就算了,居然還宰了
以后哪個武將還肯跟著你混
季馳光:“至于魏忠賢不會真的有人以為天啟皇帝真的只是一個傀
儡吧”
她深吸一口氣,認真道:“雖然正史當中對于天啟皇帝的記載,更多的只剩下他的木工手藝,但事實上,這人也不是啥省油的燈。”
“甚至比起他的傻白甜弟弟,朱由校才是那個狠人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上一個獲得落水而亡的待遇的人是誰”
“那是把文官集團打了個措手不及的武宗皇帝照照”
二鳳:不,不會吧你該不會想告訴我,天啟也是個狠人
瀟湘水斷:說句大不敬的話,這位在我心里的形象,其實一直都是被魏忠賢糊弄的傻子。
季馳光:“事先說明,以下說法為個人見解,大家可以存在不同看法,畢竟我也只是根據我的了解來進行一個推斷而已。”
“天啟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的史書評價,和他執政后期的評價其實是兩極相反的。”
“他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重用東林黨人,重視邊關邊防,甚至就連對金寶具袁崇煥都是被他開出來的。”
“史書上記載,他好察邊情,甚至多次委派東廠的人去并觀察看實際情況,并且發出了如下感慨”
“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
“可見,他并不是什么被糊弄得厲害的糊涂皇帝。”
“所以,崇禎陛下,你好好想想,你哥讓你去重用魏忠賢,真的只是腦子糊涂了嗎”
崇禎一朝。
宮外的文官們聽得膽戰心驚,宮內的崇禎皇帝若有所思。
對呀,他哥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真的死前糊涂了
季馳光:“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叮囑的”
“諭以魏忠賢、王體乾忠貞可計大事。”
“朱由校并沒有跟弟弟說這個人有多大的本事,而是認真的告訴他,這兩個人忠心。”
“換句話說,天啟把魏忠賢抬上來,看重的從來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少,而是看這個人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價值。”
“史書中的魏忠賢目不識丁,他不認字,不懂得附庸風雅,自然不可能和東林黨人攪和到一塊兒去。”
“一個識文斷字的太監,是和張居正攪和到一塊兒的馮保,為了避免再出一個馮太監,朱由校特意挑了不認字的魏忠賢。”
“也就是說,魏忠賢沒有機會和文官勾連,看似兇惡,但其實只能夠依附于皇帝,是朱由校留給弟弟的最好的一把刀。”
崇禎傻眼了。
被點醒之后,他才終于慢慢的回過神來,也終于反應過來自己究竟錯過了什么。
完了
魏忠賢現在早沒了啊哥就連王體乾都被他換下去了,換成了他自己身邊的曹化淳要不我試試曹化淳
這個想法才剛冒頭,就被崇禎皇帝自己拍沒了。
他突然想起來,曹化淳和某些文官的關系特別好,還時常在自己跟前給對方說好話。
突然發現自己似乎被文官們密密麻麻的包圍了的朱由檢:“”
哥,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