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現象,在楊愛十八歲那年報紙創辦之后,愈演愈烈。
楊愛不痛快極了。
只不過,那些人要么是匿名投稿,只留下一個筆名,叫人想抓人都抓不出來,要么就索性是當世大儒,是楊愛尚且需要仰望的那批人。
一怒之下,楊愛索性也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他們能匿名投稿,她難道就不能嗎
于是,楊愛披著馬甲河東君,和那些裹了小腦的討厭文人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罵戰。
這一戰,曠日持久。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河東君之名便響遍大江南北。
莫名其妙就出名了的楊愛:“”
她不知道,作為翰林院負責運營的官方報紙,里頭本來是不該出現這么多和當時政策相悖的東西的。
畢竟帝后大力推
行羊毛紡織廠,
鼓勵女性出來工作,
要是這些儒生罵得真的太難聽了,真把女人們給罵回去了,那報社也是要挨罵的。
但是,當時的報紙,因為是初運行,為了提升熱度,增加噱頭,吸引人多多購買,所以主編特意往里頭放了大量有爭議性的東西。
例如這些酸臭不堪的文章。
果不其然,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報紙在當時大批的出來工作的女工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本來目的達到之后,主編是想開始做正常報紙的,結果沒想到,楊愛的投稿正好到了。
她本就是個文采斐然的女子,雖說平日的比較偏向清麗,但心中卻也有一股豪情,這會兒怒火中燒,自然更是氣勢非凡。
主編本來沒把她的文章放在心上,畢竟這段日子寫信來罵人的實在是太多了,但是,他只拿到手中,隨便的瞧了一眼,便再也挪不開眼了。
楊愛的文章引經據典,旁征博引,乍一看,是一篇堆金砌玉的賦作。
偏偏她在工廠里干了一年的活,接觸的普通人多了以后,說話寫文又直白了許多,所以,這會兒她罵起人也爽快多了,充分的顯示了什么叫做有文化的把人罵得狗血淋頭。
主編本來沒打算留下這并不出名的河東君的文章,卻沒想到自己只看了一眼,就不禁為她他拍案叫絕,當即就給定了最好的版面。
要不是第二天的報紙已經印刷好了,主編恨不得直接把它放在第二天報紙的頭版頭條上。
現在,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第三天的報紙了。
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河東君之名,隨著那一期的報紙,紅遍大江南北。
一開始,楊愛還捂住了自己的馬甲。
但她工作寫作的地方本來就在集體宿舍,人來人往的,總有不留心的時候,很快就被大家發現了端倪。
紡織廠這才知道,自家居然還有一個這么厲害的人才。
廠長當即拍板,將楊愛招進了宣傳部門,專門負責羊毛紡織廠的對外形象宣傳。
如今,一年半的時間過去,楊愛河東君的名氣越來越大,連身居內宮的皇帝和皇后都忍不住對她好奇,命人將她招進宮來。
出發前,廠長已經給楊愛透了底。
如果沒有意外,明天的會面結束后,楊愛就要成為全國羊毛總廠的對外形象大使了。
而現在,這個二十歲的未來全國紡織廠形象大使,正毫無形象的趴在窗邊,眼巴巴的看著軍隊行進。
騎著馬走在最前方的,是一個笑容陽光開朗的青年。
他看起來高大又俊美,帶著一種年輕人特有的朝氣和活力,笑起來的時候,那雙眼睛明亮得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要對他笑一笑。
他一手握著韁繩,一手朝著兩旁觀看的百姓揮手。
“這就是傳說中的威武大將軍嗎”
她自言自語的開口道。
酒樓里的伙計正好笑著給她們端來了飲子,聽了一
耳朵,見她好奇,便開口道:“小娘子怕不是京城人士吧”
: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