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大力點頭。
這誰能不知道呢
三百年前突然出現的奇觀,雖然存在只有短短幾十年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卻成為了后來直播事業的先聲,更是為當時百廢待興的大明王朝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帶來了大量的新興技術。
可以說,天幕看著不重要,但實際上,卻實打實的撐起了當時大明至少一半的天。
他們大明大量的起步技術,都是從天幕那里流出來的呢。
柳清歌:“根據我的曾曾曾祖母的說法,她通過天幕,認識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文人,其中不乏你耳熟能詳的那些大人物,例如蘇軾、李白、杜甫他們有不少作品,也留在了群芳閣。”
攝影師的眼睛瞪大,他艱難的吞咽了一口唾沫,哭喪著臉,結結巴巴的說:“導演我腿軟怎么辦”
這真是他一個行業新人配拍的東西嗎
柳清歌絲毫不顧形象的翻了個白眼。
“有什么好怕的你可是我親手招進來的學弟,我們學校的系第一,你怕什么”
她停頓了一下,然后突然說起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話題。
“前段時間那姓龔的小崽子不是拿了兩封書信出來嗎你應該看新聞了吧,我記得拍賣行這段日子一直在給那兩封書信造勢。”
她說的是龔墨涵。
對方是龔鼎孳的后代,也算是個書香世家的公子。
攝影師也聽說過對方,不解的點了點頭,不明白怎么突然提到這個人。
柳清歌壓低聲音給他解釋起來。
“這個人祖上吧,有點歷史遺留問題”
龔墨涵的祖先龔鼎孳,曾經也極富文名,和錢謙益等人并稱江左三大家,家產頗豐。
只是,他的子孫后代,一代比一代不爭氣,再豐厚的家產也經不住揮霍,所以到了龔墨涵這一代,只能靠著販賣祖上的詩稿手札度日。
兩個人本來就是一個圈子里的,柳清歌和龔墨涵關系雖然一般,但是也算點頭之交。
畢竟人家敗活的又不是她的家產,她也沒必要在背后指指點點。
只不
過,
這個敗家玩意兒前段時間送到拍賣行拍賣的東西,
直接叫整個圈子都地震了。
龔墨涵的祖宗龔鼎孳有一位前妻小姐。
這個人也不算是籍籍無名之輩,相反,這位的名氣絲毫不輸她的前夫,甚至還更勝一籌。
正是大名鼎鼎的顧橫波顧大家。
當初,大明本來一門心思要對付草原,剩下的精力全部用來發展經濟和收整船隊。
一不留神,被后金偷了老家。
而當時,龔鼎孳為了躲避浩浩蕩蕩的清算,決定舉家還鄉,恰好路過此地,就跟其他的百姓一塊兒被扣了下來。
他的名氣很大,大到哪怕是皇太極也知道,本來后金的將軍還沒有把這個意外抓到的文人放在心上的,直到得知了對方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