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峒曾目光悲痛,話還不曾說完,清朝士兵就已經攻破了內城的城門。
他們身后的那些百姓中,已經有人在驚恐之下忍不住喊了一聲:“賊子進來了賊子進來了”
侯峒曾面色沉重,他的胸膛用力的起伏了兩下,迅速轉過頭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推走。
“爹”
“你們兩個給我走”侯峒曾聲音冷冽,“你們老子我是活夠了,大明亡了,我沒能跟著崇禎陛下一塊兒去了,弘光陛下被殺,我也沒能追隨他一塊兒走,這一次,我不想再逃了。”
“但你們不一樣,”侯峒曾深深的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像是要把他們的印象刻進自己的心底深處一樣,連眨一眼都舍不得,“我為國事而死,此生分明矣,但是母親她還在,我、我不是個孝順兒子”
說到此處,他不禁哽咽,連話也說不下去了。
他先前遲疑著不肯赴死,就是擔心自己年邁無依的老母。
但是,現在形勢危急,也容不得他們慢慢告別了,侯峒曾奮力的推了兩個兒子一把:“你們的祖母就得由你們兩個來侍奉了,不必再留戀我這個無用的父親去吧”
兩個兒子本想留下來陪父親一道赴死,但是卻拗不過老父,只能哭著朝父親磕了個頭,忍痛轉身離開。
侯峒曾目送著兩個兒子的身影越來越遠,直至消失不見,眼中也終于有了欣慰之色。
只是,認為兒子能夠逃出升天的他并不知道,這兩個孩子也沒能逃過這一劫他的兩個兒子在逃至孩兒橋的時候,全部被殺。
侯峒曾整了整衣冠,起身前往了宣家池。
那是他早就為自己看好的埋骨之所。
他這段日子做了太多過火的事情,李成棟或許能夠放過所有人,但絕不會放過他。
既然如此,他倒不妨提前自己下去。
倒還落得干凈。
只是宣家池實在是太淺了,侯峒曾彎著腰下去嘗試了好幾回,嗆得滿嘴是水,卻依舊淹不死他。
崇禎皇帝本就是個感性的人,這會兒差點都要哭出來了。
“別別”
朱由檢看著那個大聲要求著親兵把他的頭按在水里溺死的侯峒曾,不禁潸然淚下。
“是我沒本事,是我無能,如果不是我,這片大地,何苦會變成這副模樣”
朱由檢痛哭出聲。
都是他做的不好,是他錯信文官,是他錯殺忠臣,是他無力組織抵抗,是他的錯,都是他的錯。
如果不是他的無能,后金哪里有機會破關而入
又哪里會出現這樣的慘劇
觀眾們的心情也很復雜。
他們看著侯峒曾命令親兵溺死他,而他身后的親兵痛哭著不愿意從命,最終在對方再三的呵斥和請求之下,才終于哭著按著他的頭淹在了水面之下。
一些膽小的人已經忍不住閉上
了眼睛。
季馳光:“城破之后,
侯峒曾考慮到自己年邁的母親,
強行讓兩個兒子逃走,而自己卻是慨然赴死。”
“明末的文人大概和水格外有緣分。”
她感嘆了一句許多觀眾都聽不懂的話。
“錢謙益和柳如是相約投水殉國,說得慷慨激昂,但是真到了那個時候,柳如是奮力躍入水中,錢謙益這個文壇的領袖反倒是張口一句水太涼還不是退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