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發酵
贊美發面饅頭
經過一整天的試制后,整個車隊里的秦官都吃上了各種各樣的半成品饅頭。
平心而論,做饅頭并不難,難的是以往很少有人會用麥子磨到這么細,再揉面,揉好居然放著不吃等一個時辰。
第一鍋饅頭并不成功,幾乎是死面的,結結實實一個黑餅。
但第二鍋就很出色了,也許是第二鍋饅頭用的面更白一點,更細一點,也發的時間更長一點,這一鍋饅頭已經初具饅形,吃起來已經有些蓬松。
第三鍋時,發生了一點小意外,揉面時,有侍者不小心把酒灑進了面團里,他苦苦哀求尚食饒恕他破壞饅頭的罪過,讓監督揉面的尚食沒有告發他,未免浪費,他們還是繼續發這份摻了酒的面,最后居然發得比前面兩鍋都好
治粟內史端起來蒸好的饅頭,問清楚原因后,不僅沒有處罰他們,還給了獎勵。
尚食和侍者都得了賞金,高興得見牙不見眼。
李斯咬一口饅頭,喟嘆“真是神仙美食,全無宿的粗糙,吃起來柔軟鮮甜,若是配上醬,必然更加美味。”
侍者連忙拿來醬。
王綰吃幾筷子面條,咽下去后說“配上韭更顯湯鮮味美了。可食。”
面食雖然憑空比黍多了脫殼和揉制的過程,看似多費功夫,不太值得,但它吃進去的感覺完全不同,一口下去,從口齒一直順滑到胃里,舒適極了。
除了身體的快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亢奮。
天上的東西,我們也能做
若說饅頭是驚喜,那么紅薯就是徹徹底底的驚嚇了。
天師還在天上細致講著紅薯的種法和使用方法,什么蒸煮紅薯,紅薯干,紅薯粉條,紅薯淀粉,聽起來都讓人心生歡喜。
6000斤啊
此時,倉律規定,隸臣月禾二石,隸妾一石半,即便如此,奴隸仍然倍覺辛苦,死去的不知凡幾。
一畝地征收的糧,也只能勉強供一個奴隸一個月,即使這樣,農人也得咬牙才能交出。
歸根到底,還是糧食產量太少。
但倘若能有畝產八千斤的紅薯,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軍隊,每人每天發三斤紅薯,管夠
百姓,青黃不接時就可以去官府領紅薯
修馳道者,也發紅薯
到時候他就能把馳道修滿每一寸大秦的土地,修更多的水渠,把長城修一圈,還能徹底按死匈奴,還有百越
到時,天下安寧,百姓和睦,災害絕息,永偃戎兵。
積分面板幾次跳躍,最終停在了1500。
江霧集猜測,是因為紅薯最重要的還是實物,只是講出來,影響力不如傳授技術大。
同時,課堂積極性一躍來到37,堪稱神速。
萬事俱備,只差紅薯。
舒笑笑回來時,帶回來了兩個消息。
第一個,是男主人死于六天前,算算日子,明天就是他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