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自行車
一聽這話,眾人看著自行車的眼神立時就變了。
在場諸人都并不是完全不懂兵事,只是平日里更多關注民生之類的事,一時沒有想到匈奴那邊。
而蒙恬時常就被派到草原上,對其它的事未必了解,卻對匈奴人的習性了然于胸,此刻,他按著掙扎的自行車,已經想好,要如何把這好寶貝分給斥候用了。
他嘿嘿一笑“還請陛下借臣幾個工匠,臣想為這斥候寶馬做些改動。”
在匈奴事上,全天下人里,始皇最信任蒙恬的能力,因此十分爽快地撥了十來個工匠。墨家在忙著研制農具,也要仿制自行車,走不開,始皇又特別允許蒙恬去觀天臺挑人。
諸子百家雖稱為百家,實際上遠不止百家,只是大多都沒什么名聲,著作也少,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現今最有影響力的有十二家,然而除了這十二家外,還有許多有一定長處的學派,也默默來到了咸陽,尋找一個機會。
因此,當那位面容堅毅的蒙將軍帶著衛隊,來到觀天臺,親自高聲說出,要尋找長于制造的學派時,不少人都急切地站了起來。
蒙恬身著黑衣,站在觀天臺坡下,所站的高度低于觀天臺上大部分人,但眾人卻絲毫沒有俯視的感覺,只覺得被威嚴的目光掃過,渾身一凜,絲毫不敢放松。
觀天臺上站起來了有四五十人,蒙恬只從中點了三十余人帶走,又另選了個站起來說,自己擅長寫實驗報告的名家一人。
清點完成,他們一行人順著侍者指引,向一處空置的宮殿行去。
施問雖然在說話上與自家學派保持了高度一致,但面對這種威嚴又冷酷,殺人不眨眼的大將軍,不由也有些安靜。
她沉默地跟在隊中,眼神在身邊幾個帶斗笠的人身上掃過,又觀察幾個著粗布衣服的黑瘦年輕人。
來到觀天臺這些日子,她差不多把觀天臺的人認了個遍,自然知道蒙將軍挑出來的這些人,都是既可以制作物品,又頭腦靈活的那一類。
只是不知道蒙將軍是怎么判斷的。
她知道,是因為她認識這些人,見過那幾個戴斗笠的蹲在犄角旮旯的地方,畫那個高爐;也見過另外一些人跑到山上撿木頭,照著天幕里的桌子樣式,加以改進,搞出了個折疊小案桌。
很好用,咸陽城里已經賣瘋了。
現在觀天臺一到飯點,所有人齊刷刷拿出折疊小桌,鄒行為了彌補神龍的遺憾,特意請擅長繪畫的人,在自己的小桌上繪出神龍圖,日日吃飯時看著,以做激勵。
施問看不上那種普通樣式,她桌上圖案是她自己畫的,兩個神龍搶奪一個燈籠,三張面孔各有不同,可精美,不是那些俗物可以比的。
她管這個叫二龍戲燈圖。
抱著折疊小桌,穿過層層守衛,來到一處略有荒涼的宮殿里。
最后一道門前,左右侍者悄悄退去,蒙將軍停下身,以十分嚴厲的口氣說“若進此門,不管看到什么,都不能透露絲毫。明白嗎”
眾人連忙說是。
推開門,里面是一輛兩輪朝天,車座子立在懸空的柱子上的倒放自行車,似乎是知道他們來了,朝天的轱轆飛速轉動,架在空中的車頭左右搖擺,像一只翻不過來身的烏龜。
“請教將軍,可是要仿制此物”
蒙恬“不,我要你們把它連在戰車上,看看它會撞戰車上之人,還是另尋人撞。”
如果把幾千戰車連成一片,綁在自行車座上,自行車便認為這些人都在它之上,而另外尋人撞,他不就能直接把大軍帶到匈奴老家去了
即使不行也沒關系。
到時候四五人一組,騎馬來到草原腹地,在地上挖個坑,把自行車用杠子架在坑上,讓車輪車懸空,幾個人摞在車座上,車便會以為幾人都騎在上面,另外選人撞。
他們只需要按照車輪方向,追蹤過去即可。
無論怎樣,用這自行車配合最優秀的斥候,都可以大大縮短尋找時間。
要知道,大軍每等一天,消耗的糧草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