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當今陛下是一位極具野心,天生就該掌握權柄的帝王,這覆蓋極廣的天目,出現的那一刻就是在他們的眼前挑釁。
但其實與大臣們的預期不同,劉徹對于天目的態度,并沒有那么不能忍受。
并不是因為不在意大漢被天目覆蓋,而是正相反他覺得是大漢把天目包圍了。
看啊,勾魂使者毫無疑問極具手段,可以讓巨目注視大漢的每一寸,翻手就可以扭轉時間,一念之間,就能讓活人入鬼界。
可是他也從第一刻就發現,勾魂使者對大漢的態度中,隱隱有著一些期望。
并且她在鬼界,也并不是所向披靡,而是有時也需要大漢的幫助。
得知陛下的態度后,朝堂上眾人腦中劃過一個詞
“抗衡。”
世間分為三層,第一層大漢,第二層鬼界,第三層幽冥世界。
大漢人死,進入鬼界,歷練后仍存者,可升入幽冥世界。
幽冥世界,鬼界,大漢中,看似大漢為底,實則是大漢占據主動,掌握了優勢。
從勾魂使者口中話語,不難發現,她在幽冥世界時,憂心忡忡,而后天目來到大漢,給大漢種種知識技術,對大漢頗有期望。
如此推測,鬼界的勾魂使者,在試圖與大漢結盟,共抗幽冥世界
眾人豁然開朗。
在觀音碎瓷片與遺腹魷魚送走后,朝堂眾人紛紛開口。
董仲舒首先道“幽冥世界秦始皇當政,且大漢距離入幽冥世界還有一段時間,大漢可徐徐圖之。”
廷尉張湯揣摩著陛下的心思,大膽開口“此事不易,卻也不難,需變通者,當以人殉之事為首。”
他早有腹稿,將此事不疾不徐道出“自天目出現,至今已有兩月,陛下垂憐百姓,于各地賜下認親車,宣講天目諸事,如今大漢百姓,無不心向陛下,閑暇之余認真揣摩學習鬼界闖關要領,盼著為陛下盡心,直至死后。”
張湯點到即止。
百姓們人人認真學習鬼界的事,與人殉有什么關系
朝堂上的人沒有傻的,腦子一轉,便想通其中關節百姓向著陛下,想死后也能為陛下效力。
可如果百姓恨陛下或者別人呢
再說直白一點,若是尋常死掉,便是有仇,也未必能碰到。可人殉這事,死的時間接近,殉葬的奴仆又多,誰知道哪個就會碰上呢
董仲舒頷首,他以前也曾上書,請廢除奴婢殉葬之事,朝廷雖有行動,卻無法根治徹底,總有人巧立名目,殺死奴婢,以“忠仆主動追隨”的名義蒙混過去。
有鬼界的威脅在,想必朝廷再次推行此法,風氣便可以迅速扭轉徹底了。
劉徹點了司馬相如的名字“你起草一賦,寫鬼界時不必含蓄,朕要他們每每想起人殉,便想起你此賦。”
司馬相如懂了“臣定竭盡筆力。”
輕描淡寫敲定一個大變革的元朔帝還未停止,他立刻把視線投向其余人。
“除此之外,朕要大漢更多人入鬼界后,保有一拼之力,以便入幽冥世界。”
他要更多,更強,更聰明的漢民,要“數理化”鬼技為漢人所用,要鬼界的“鬼表”“鬼筆”能被漢人制造。
如此,漢人進入鬼界,方能在陌生的世界中,掙扎到他去往幽冥世界,與秦始皇相爭時,為他所用。
丞相薛澤溫吞的瞳孔中,映出陛下那勢在必得的面龐。
他與眾多重臣好似被一只看不見的手,牽引到了一個漫長而危險的路上,前路漫漫,無路可退,只能奮力一搏。
薛澤嘴唇微動,發出幾不可聞的兩個字“大漢。”
要變天了。
在建立第一個“家天下”的夏朝前,在第一次完成大一統的秦朝前,君臣百姓可知此事后,后世均因此而改乎
薛澤想,想必今日朝堂眾人,是知道的。
大漢送來一份盟書。
雖然隸書閱讀起來仍然困難,但因為系統同樣對大漢還抱有期待,所以很爽快地替江霧集翻譯了出來。
盟書中,很直白地寫使者,我們知道,你不希望大漢與秦始皇站在一邊。
江霧集對啊我希望你們越不一樣越好。
盟書我們大漢愿意為此做許多努力,比如發展自己,強壯漢人。
江霧集太好了
盟書我們愿意為使者人力物力,希望使者可以告知鬼界的情況與知識,方便大漢學習,做出準備。
江霧集感覺活著充滿了希望“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