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波斯人為了賺錢,向來什么話都敢說,馬爾庫斯從不信波斯人的鬼話。
然而今天見到這沾著灰塵的絹布,他立刻就被迷住,不用別人提醒,他腦海中就蹦出波斯人的話。
“燦爛如同狄安娜的光輝,世間不可多得的珍寶,能夠引起特洛伊被打十次都不多的神跡。”他情不自禁復述著波斯人的描述。
看到這絲綢時,他才知道,原來不是波斯人太過夸張,而是還不夠寫實。
馬爾庫斯看向發現猴參的亞歷山德羅斯,胸口的起伏顯示出他不平靜的內心,他嗓音發緊“這樣的珍寶流出王庭,是否東方大國出現了滅頂的危機”
亞歷山德羅斯作為羅馬發現猴參的第一人,也被允許旁聽,他局促道“尊敬的執政官,我只是一個手工藝人,
并不了解這些,但那只遞給我這珍寶的猴子應該懂得這些,它現在就在旁邊,是否需要我把它找來”
馬爾庫斯按耐住心情,說“先看看,這樣一份珍貴的寶物,就算東方的皇帝是想要以此換取以此羅馬的救助,我相信元老院也是不會拒絕的。”
匆忙趕來的元老們都點頭。
馬爾庫斯與另一名執政官大氣都不敢出,展開卷起的絲綢,目不轉睛等著看,到底是什么事,讓東方皇帝愿意將這樣的寶貝送給羅馬。
映入眼簾的,是一列豪放到接近凌厲的漢篆。
馬爾庫斯沉默片刻,說“雖然看不懂寫了什么。”
“但是看字跡,這仿佛不是求助,像是想來吞并羅馬。”
亞歷山德羅斯嚇了一跳,他大膽湊近,說“后面還有字。”
馬爾庫斯將絹布展開,長長的絹布上,已然寫了幾十種文字,字跡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出的是,除了開頭的那一列字揮灑自如外,其余所有字跡都顯得謹慎而局促,可見他們在這樣的布料上落筆時,都很不自在。
全部展開后,所有人都長舒一口氣。
波斯人總算做了件好事,他們用波斯語,將所有語言都在夾縫中翻譯了出來,羅馬與大漢沒有往來,與波斯卻常有貿易,因此羅馬境內,找出個懂波斯語的人再容易不過。
不一會,翻譯就在所有人的催促中,緊趕慢趕跑了過來。
“快讀讀,東方帝國的皇帝寫了什么”
馬爾庫斯心里盤算,如果東方皇帝不是處于危難之中,特意求救,那么也應當是為了兩國建交的大事,這種事發生在他擔任執政官期間,算得上是極大的榮耀。他必須慎重對待,以免影響兩個大國的未來友誼。
他側耳細聽。
翻譯讀
“大漢皇帝說,吃了嗎他的帝國里到處都是新培育的匈奴瓜,還有大宛瓜和南越瓜,可以用你們的特產交換。”
馬爾庫斯及元老院眾人“”
用了這么昂貴的絲綢,就寫了這么個東西
是不是有點過分奢侈了
“后面是大宛人的回復,”翻譯接著讀道,“回復的人是個大宛牧民,她說她沒有聽說過大宛瓜,是不是大漢皇帝新賜給大宛的東西,她很感激大漢皇帝的慷慨。”
馬爾庫斯還沉浸在,大漢皇帝居然用這么珍貴的東西寫這么家常的話的震驚中,不由感慨“確實是一名慷慨而樂觀的皇帝,他的熱情使地中海更加溫暖。”
翻譯接著念“匈奴人說放屁。”
感覺被匈奴罵了的馬爾庫斯“”
“樓蘭人說匈奴還是這幅死樣子。”
馬爾庫斯“樓蘭人說得對。”
“百乘的大臣說,他是跟隨國王從孔雀王朝的恐怖統治中獨立的新朝大臣,希望能與尊貴的東方帝國皇帝建立堅不可摧的友誼,互通商路,讓兩國人民交好,一起合作共同繁榮。”
“匈奴人說啥玩意啊搞這正經的,還不如去吃匈奴瓜。”
“大月氏說怎么哪都有匈奴人。”
馬爾庫斯“大月氏說得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