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拿過來好幾個包袱嗎”四阿哥問道,“只有這兩塊布嗎”
下面的人連忙答道“不,還有好幾條布,寫的都是類似的話,已經掛滿了全場。”
四阿哥“行,掛上吧掛上喜慶”四阿哥這樣安慰自己。
他心道,不愧是五妹妹,半點虧都不吃,她絕不做背后默默付出的事。
獎學金考試如期舉行,學子們在場外緊張地等待著,他們經過嚴格的搜身檢查才能進入考場,整個過程幾乎與科舉考試一樣嚴格。
來參加考試的學子沒想到考核會這樣嚴格,他們面如菜色地走進考場里,一抬頭就看見條幅標語,沉重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就散了。
助力每一個閃閃發光的夢想
這樣莊重的場合,掛著這樣不鄭重的標語,感覺很不和諧很奇怪。
不過助力夢想聽起來真的很美好。
他們寒窗苦讀,希望某一天能考中進士,為官做宰,光耀門楣,但現實永遠是殘酷的,比自己更有天賦更努力的人有太多太多,他們走在獨木橋上,稍有懈怠就會被擠下去。
現實殘酷,生計艱難,這個時候有人肯幫自己一把,真的猶如救命稻草。
這場考試比科舉簡單,前半部分考的是基礎,只要書讀得熟,基本都能答上,后半部分是考文章,這個就要看他們寫八股文的水平了。
考試結束后,四阿哥請翰林院的學士們閱卷,十三阿哥帶人準備背景調查。
滿京城的學子都在等獎學金的名單公布,他們成群地聚在一起,討論獎學金的事情。
“當真是皇恩浩蕩,以前再不敢想有這樣的好事。我家里略有薄產,我不好意思與貧寒學子去爭這個,不然我也想去試一試呢”
眾人連聲附和,贊頌圣恩。
“你們聽說了嗎皇上下旨命四貝勒主辦獎學金的事,真正掏錢的是五公主和研究院。”
“當然聽說了,京城已經傳遍了,考場上到處都掛著條幅,誰能不知道”
有學子忍不住贊嘆,“五公主巾幗不讓須眉,武可安邦定國,還憐貧惜弱,肯幫扶貧寒學子。”
“你們說研究院一年得賺多少錢呢只京城的學子就有多少人,每人發一筆銀子,這是多大的數目”
眾人猜不出,但著實羨慕。
有人輕聲嘀咕,“若是科舉無望,倒不如去研究院試試。”
在場眾人立刻呵斥道“你好糊涂研究院終究是旁門左道,上不得臺面,你是個正經讀書人,去那種地方豈不是糟踐了自己不僅辜負了這么多年的努力,也辜負了家中父母親人的期待。”
那人訕訕地笑笑,稱自己只是信口胡說。
科舉選拔官員已經持續了上千年,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人們的觀念不會輕易改變。大家都知道研究院賺錢,福利待遇好,但他們依然不愿意放下自己讀書人的矜持。
可能自尊和別人的眼光比錢更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