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開顏多長時間沒有認真伏案為了生計忙碌了,直到她翻出在趙阿姨朋友圈里看到的周乘既家庭院里那兩棵苦楝樹,她心中一闕春日戒才算有了定貌。
父親寫過一篇短篇,很早年的作品。也是少時開顏很喜歡也很認真讀過的一篇。
文里,小和尚和小尼姑在各安天命的戒條里長大。
因為一場饑荒奔逃而結緣。
一路逃,一路遇。
小尼姑搶了小和尚僅有的干糧,小和尚非但不惱,還拿指尖的血供她解渴充饑。
最后他們逃進了一個有流兵作了寇的江邊村莊,那些流兵正騎在馬上,繞行著兩戶人家,要他們各自交出自己的女人和孩子。
還有一個法子,就是兩家易子而食。
這樣大家都能活下來。
那時的人,都餓瘋了。這世上已經沒有人了。
小和尚憑著心中的佛祖,站出來反對。
流兵見況,便起哄利用囚徒困境,逼小和尚和他身邊的小尼姑出來一個,這樣就可以替他們死。
小尼姑怕疼,只把小和尚推出來了。
小和尚答應他們煮了自己,但唯一的條件,你們要分我妹妹一口。
流兵一徑都笑了,她是你哪門子妹妹,你們分明是對公母禿驢,你頭上還有戒疤哩。這樣也好,吃齋念佛的人,本就該普度眾生才是啊。
小和尚卻抵死不改口,她就是我妹妹呀。
我逃出來在凡間里破了戒愧對佛祖喜歡的妹妹呀。
故事戛然而止。
小時候的開顏問過父親,那么小尼姑到底有沒有吃小和尚呀
爸爸端自不答復女兒,故事的意義就在于一期一會。顏顏,你的一期一會,是你的。永遠不要來問我,我的只是我的。
父親文里就寫過一筆,春日里兩棵苦楝。
這么多年,曲開顏都沒細細留心過,原來苦楝樹真得處處都是。她只是因為字生僻了些,便以為爸爸寫得多難尋的景呢。
伏案的人潸然淚下。
助理在外頭叩門,說有曲總的同城跑腿需要本人簽收的快遞。
案前的人抹掉臉上的熱淚,出門憑手機里的驗證碼交換了那個同城快遞件。
她一打開,卻是一個已經拆了塑封的新手機盒。箱子里還有不少手機相應型號的鏡頭膜。
曲開顏下意識明白了是誰送的。
果然,拆開手機盒,手機裸機上已經貼好了鋼化膜和一個鏡頭膜。
機身上附了枚便簽紙
收到后第一通電話請打給我。
落款署名只一個瀟灑有力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