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被人看到她也在場
宋伯康更是不解。曹宦為人苛刻,他怕新弟子受到刁難,中斷事情一起出來。
果然來了一個曹宦的人,問是何事,卻說不知,只命將人叫去。
絮雨回往集賢殿,曹宦人就在直院。
令她意外的是,此人今日一反常態,頗為和氣,打量她道“你便是葉絮雨”
“我記起來了,上回面見太子,你也在。”
宋伯康代弟子問是何事,說方才正領著人在昭文館做事。
“離主殿開畫還有些時候,葉絮雨暫時另外有用,這里的事,他先緩緩。”
宋伯康一怔,絮雨也滿頭霧水。
“敢問內侍,是為何事”宋伯康又問。
“西平郡王府世子為已故之母追福,于慈恩寺得到一供養位,就由你這弟子去作畫吧。”
追福此舉,自魏晉起便有,最初言為亡故的父母眷屬布施僧尼,供佛誦經。后來蔚然成風,方式也更為多樣。如絮雨見宋伯康那天去的那所大恩寺,便是寧王府為亡人追福而建的寺院。
西平郡王妃亡故多年,世子始終不忘母恩,此番入京,聽聞慈恩寺是天下第一名寺,內中供奉多位高僧舍利,后山塔窟有供養室,可為亡人追福,便認下一室,為母追福。
宋伯康不再說話了,只望向絮雨。
絮雨聽到“西平郡王府世子”幾字,心就咯噔一下。
“我初入直院,畫技也是平平,世子為母追福,如此大事,我怎敢妄動畫筆請曹內侍另行擇人,或更妥宜。”
曹宦擺了擺手“不必說了,此事乃是袁執事的吩咐。叫你去,你去就是了”
直院內不說有姚旭、方山盡這兩大當世名家,便是宋伯康楊繼明等人,也都是供奉宮廷多年的畫師,畫這種內容,無不駕輕就熟。此次郡王府為何不用別人,單單要這剛入直院的新人,曹宦其實也是不知。
但這是袁值的吩咐,他何敢多問,照著辦事就是。
“你準備好,快些過去”
那世子一看就不是個好說話的狠人,曹宦唯恐事情耽擱被怪罪,連聲催促。
絮雨只得應下。
曹宦去后,宋伯康問她入宮前是否曾向誰人薦過自己。
常有無名畫師千方百計尋覓途徑,將畫作轉到權貴或名士的面前,以求博得青眼提攜。
絮雨不欲惹他過多疑慮,順勢承認,說此前確實尋覓門路,曾將自己的畫送出以尋求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