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皇帝遞來一稿,叫他看看寫得如何。
崔道嗣接過,見稿是一首無題古體詩,筆跡疏放,墨跡淋漓,略顯潦草,顯是一氣呵成作下的。寫道
玉人天宮來,盈盈花作貌。
五云澤星輝,萬象入春臺。
劍動龍吟霜,簫起鳳翩來。
昔有猗蘭操,五經作淵海。
遙知銀漢遠,此心久徘徊。
崔道嗣看完,便沉吟不語了起來。這時,聽到頭上皇帝的聲音響了起來“如何以你才學,你竟沒自己的看法”
崔道嗣抬目,撞見了皇帝投來的審視似的兩道目光。
他知皇帝少時也師從諸多大儒,如已故昭德皇后之父,早早便也曾做過他的老師,想來他不會全無想法,忙據實道“此詩文采上上,引經據典,但臣細讀之下,仿似讀出幾分不滿抱怨之意。”
“講。”
“陛下看,詩中這昔有猗蘭操,五經作淵海一句,猗蘭操,乃孔仲尼高潔之志趣,五經淵海,則出自抱樸子,原句云,五經為道義之淵海。加上最后,此心久徘徊。他徘徊難解的是什么分明就是說,現如今朝堂不明,道義不申”崔道嗣解釋。
“連你也這么說,看來不是朕讀錯了。”皇帝慢慢地道。
崔道嗣又看了下這字跡,陌生不認得,詩稿上也不見署名,遲疑了下:“陛下可否告知,此詩到底是哪個大膽狂徒所作竟敢趁公主歸來的機會,給陛下上如此一首別有用心之作,其心可誅”
皇帝望著他,道“不是別人,這可是你那好甥男裴二親手寫下來的。”
崔道嗣大吃一驚,霎時后背冷汗如漿而出,濕透了衣裳,下意識望向公主,見她恰也望來這邊,神色似笑非笑,反應過來,慌忙搶著跪到皇帝面前,先是叩首,隨即改口“陛下恕罪方才臣是因為今日行路閃到了腰腿,十分疲乏,來不及細想,隨口胡說了一通。臣再想一遍,發覺此詩表的實是對心間之人的久懷慕藺之心”
“哦如何一個對心間人的久懷慕藺之心崔卿不妨再說說。”萬幸,皇帝并未當場發作。
崔道嗣趕忙又改解“前四句,是對意中人的贊譽。巧妙化用晉王融曲水詩序,云潤星輝,風揚月至,暗合公主從前簪星舊號。劍動簫起二句,乃借蕭史弄玉之典故,暗表對心間人的愛慕之心。至于收尾四句,則是感嘆二人之間山隔水阻,求而不得,故只能長久放在心上,相思不解,苦悶獨愁而已。”
“詩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少年人情竇初開,情難自禁,也是人之常情,若是落筆有冒犯到公主,還望陛下恕罪”
崔道嗣辯解完,人便趴跪在地,大氣也不敢透一口。
半晌,就在他快要撐不住時,只聽皇帝淡淡道“那把你那好外甥也叫來吧,當面問問清楚,他到底是給朕寫了個什么東西交上來湊數糊弄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