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能夠逃脫,在他看來,不過就是僥幸而已。想到自己被裴蕭元命人用刀槍頂著的一幕,后怕之余,他更是怨恨不已。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一個裴蕭元就已夠了。自他來長安后,陳思達時常夜寐難安,更不用說,如今突然又多出來一個從天而降的公主。這位公主越制受寵,而她和皇后、柳家甚至太子的關系,明眼人心里,誰沒有數自己如今的榮華富貴,乃至身家性命,全部都系在太子身上。在公主正式歸朝的那一刻,他便感受到了如山一般壓頂而下的巨大壓力,隨后便曾密會柳策業,表達擔憂,催促柳策業下定決心先行動手,免得日后落了下風,到時怎么死都不知道。
然而在這件事上,柳策業又表現出他一貫的優柔寡斷,或者說,他忌憚皇帝,根本沒膽子起事,不肯聽從陳思達的建議。
他用來勸陳思達的一句話,永遠都是耐心等待,說什么他們真正的對手,只是馮貞平和康王。
皇帝只兩個兒子,只要盯緊馮貞平和康王,等到皇帝萬年,一切水到渠成,到了那個時候,別的,都只是小事。
陳思達軍人出身,早年能夠在神虎軍中嶄露頭角并得到裴固的器重,自然不是一般庸碌之輩,早就想過干一場大事,并為之在暗中招募心腹,籌謀多時。
平常柳策業這么勸也就罷了,今夜發生這件事后,陳思達已經完全聽不進去了。在他看來,今夜行營在外,百僚和許多士兵又在樂宴中酒醉沉睡,不如抓住這絕佳機會,順勢動手。
只要趁人不備,在誰也沒有預料的情況下,先下手為強,連夜將馮貞平、康王一黨的人全部殺掉,接著挾持皇帝,便可擁戴太子上位。
但是沒有柳策業的支持,陳思達也是不敢貿然行事,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
叫陳思達驚喜和意外的是,柳策業大約也是迫于越來越大的壓力,不知皇帝哪天就會因為公主的緣故對太子和柳家痛下殺手,今夜竟然被他說動了,終于下定決心,同意他的計劃。當下幾人連夜秘密召來心腹,安排大事。
參與兵變的主力,是隨駕同來的由陳思達統領的神武衛,加上平日便被收買的效忠于他們的領軍衛,以及太子衛隊,三衛總計兩三千人。商議完畢,各人分散開來,準備行動,約好在凌晨夢眠最深的寅時,以火為號,一起發動兵變。
陳思達等今夜即將參與行動的將領們秘密離開后,太子因了激動和無比的緊張,在帳中不停地走來走去,突然他沖到柳策業的面前,下拜,低聲哽咽道“舅父,懋兒此次一時疏忽,險又給舅父惹下大事,幸得舅父搭救,今夜又安排下如此奇謀,倘若事成,從今往后,懋兒必事事以舅父馬首是瞻。只是”
他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柳策業的一雙眼睛里閃爍著詭異的光“太子莫非是在害怕事情不成”
太子被一語道破心事。他的眼前浮現出皇帝那一雙若利刃似的眼,不由地打了個寒戰。
“舅父,我”他囁嚅著,終究是不敢說出口,不料,柳策業竟點了點頭。
“太子謹慎是對的。舅父不妨和你實話說,對今夜之事,舅父也不敢報以過大信心。”
太子驚駭“那為何還要應允陳大將軍起事這萬一若是事敗,我們全都要完”
“太子你看不出來嗎陳思達仗著自己從前的功勞,這兩年越發驕橫了,手下又養了一批人,已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他早有動手的打算,不止一次向我施壓,今夜又趁機重提。就算我不答應,保不齊他哪天自己和誰人就勾結在一起下手,到了那個時候,他若是事成,說不定連太子你也一起對付,若是事敗,咱們跟著也要遭殃。所以舅父將計就計,由他今夜動手,替咱們除去馮貞平康王那些人。”
太子驚呆,反應過來“陛下那里呢”
“這就是舅父要交待你的事。他動手后,衛隊照原計劃奔往陛下御帳,但須由你親自統領,你趕到后,立刻向陛下揭露陳思達的罪行,讓陛下知道,你事先對此一無所知,全系陳思達自己所為,然后保護好陛下和公主陳思達鋌而走險,今夜是自尋死路無疑,但若真如計劃那樣能夠殺掉康王他們,陛下往后別無選擇,對太子你是大利。萬一他事不成,你有護駕之功,他便是一時死不了,扯上咱們,自然也全是他狗急跳墻胡亂咬人。陛下即便懷疑,憑著咱們背后的世家們在,他也不能拿咱們如何。”
今晚的這件事,最后無論陳思達成不成,對太子都不算是壞事。所柳策業假意應承,叫他放手,去博上一搏。